東莞在世界有了新名號!松山湖讓人印象深刻……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東莞在世界有了新名號!

德國商報駐中國首席代表、專欄作者

作家Frank Sieren(弗朗克·澤林)

在他最新的專欄文章中

將東莞稱為“科技棲息地”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近日(當地時間6月8日),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在德國商報“中國圈”網站刊登文章《Tech-Biotop》(中譯:科技棲息地),描述東莞這個曾經的“醜小鴨”,以產業升級和生態治理實現轉型,並躋身中國新一線城市之列。

6月14日

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文章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6月14日,參考消息刊登《德媒關注:東莞轉型成技術生態棲息地》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6月14日,參考消息網站刊登《德專家驚歎東莞生態鉅變:昔日“醜小鴨”變身“花園城市”》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6月14日,新華社新聞客戶端刊登《剛剛,德國專家認為東莞變成了…… 吸引全球創新產業落戶發展的“科技棲息地”》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

松山湖在報道中被多次提及

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弗朗克·澤林在《科技棲息地》一文中這樣描述:在附近的另一個湖邊,松山湖已經為初創公司以及為享有國家補貼的創業人員提供住房和優惠政策。公園般的綠化帶甚至比街道本身寬得多。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 澤林一行漫步在松湖煙雨

轉變,是澤林向世界介紹東莞的最深印象。

他在文中寫道,可能西方認為談論結構變化是舒適簡單的事,但中國南方城市東莞發生的事情依然讓人瞠目結舌,要向東莞一樣的轉變,對西方人來說缺乏這樣的勇氣。”

在澤林來到松山湖時,他說道“從美國來到松山湖,我覺得不管是生態環境,還是創新創業環境,這裡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他表示,從松山湖的生態美,可以感受到東莞是個宜居宜業的城市,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從長遠來看讓城市更具有競爭力。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 澤林一行在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

在澤林看來,東莞的轉變不僅體現在生態環境的治理,更多地還來自於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他以東莞智能手機制造業為觀察標本,將自己對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融的思考寫入了文中。

“儘管世界上每五部智能手機中的一部還在東莞生產,該市仍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秘訣在於:工廠並沒有被關閉,而是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工業機器人使用越來越普遍。

在松山湖,每5家機器人產業,就有1家是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園區重點發展四大產業之一的機器人產業在近年來,迎來了矚目全球的發展。截止目前,園區聚集了300家機器人企業,其中高企61家,約佔園區高企總數的22%,是園區高企佔比最高的產業。

如今,松山湖機器人產業生態鏈日漸完善。從研發平臺,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和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到檢測機構,省級智能製造裝備檢驗站和運動控制精密測量實驗室,再到由東莞市政府參與出資的博實睿德信機器人產業基金,

松山湖機器人產業正邁向高端環節,以更加完善的產業配套吸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和人才在園區集聚發展。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 澤林來到松山湖生態科普館

澤林還提到,最大的震撼是當華為老總任正非決定投資13億美元在松山湖畔建立除了位於一小時車程深圳總部之外的華為終端總部。華為松山湖歐洲小鎮選用了歐洲12個國家優美的標誌性建築風格,例如牛津大學或者德國海德堡。其最終將容納24000名員工,其中一部分已經入駐。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 澤林一行來到中國散裂中子源走訪

正如東莞市市長回答澤林關於“如何說服研發人員和年輕企業家選擇松山湖和濱海灣新區而不是硅谷”的問題材料中說到,東莞的松山湖、濱海灣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也充分學習借鑑了硅谷注重保護生態等理念。

特別是松山湖,許多到過的人都認為其生態環境水平甚至可以與硅谷媲美。這也是兩個園區吸引人才和企業的一大優勢。未來東莞更以美麗東莞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力和區域競爭力,吸引集聚更多的廣深乃至全球的人才和資源。

《科技棲息地》

中文翻譯版摘選

我們可以談論結構變化。但這聽起來太舒適簡單了。弗蘭克·澤林說,在中國南方城市東莞發生的事情讓人瞠目結舌。

很長一段時間,這個近千萬人口的城市-是廣州這個蓬勃發展的廣東省省會與香港比鄰的深圳-邁阿密與硅谷混合體之間的醜小鴨。東莞是中國近40年的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之一。1978年9月,第一家“三來一補”工廠在這裡投產:一位香港投資人在這裡生產手提包。

不久之後東莞成了中國製造業基地 ,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如汙染,特別是2008世界金融危機,東莞產業受到很大影響。幾年前,東莞開始了轉型升級工作。

其中一個轉型中心位於華陽湖畔。很長一段時間,這裡像是一個深褐色的,粘稠的、所有人都作為垃圾傾洩地的汙水池。

但是隨後超過112家重汙染工廠被關閉,華陽湖的淤泥被清理一空。四年後的今天,華陽湖成為了一個生態棲息地,湖畔鬱鬱蔥蔥的植被看起來好像它們一直在那裡盛開。

無人機則日夜觀察守護著新的生態平衡。在附近的另一個湖邊,松山湖已經為初創公司以及為享有國家補貼的創業人員提供住房和優惠政策。公園般的綠化帶甚至比街道本身寬得多。

“東莞現在被衡量的標準之一是有多少稀有鳥類棲息在這裡”,主抓招商引資的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楊曉棠說。這一系列努力取得了成效:即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之後,東莞是最近15個新的升至中國一線城市的其中之一,排名取決於人們的品牌購買力和生活質量。儘管世界上每五部智能手機中的一部還在東莞生產,該市仍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秘訣在於:工廠並沒有被關閉,而是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工業機器人使用越來越普遍。中國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商Vivo和Oppo的總部都位於東莞。

然而,最大的震撼是當華為老總任正非決定投資13億美元在松山湖畔建立除了位於一小時車程深圳總部之外的華為終端總部。華為松山湖歐洲小鎮選用了歐洲12個國家優美的標誌性建築風格,例如牛津大學或者德國海德堡。其最終將容納24000千名員工,其中一部分已經入駐。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以這樣的意願做出轉變,我們西方人只能幻想一下。我們就是缺乏這樣的勇氣。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 北大東莞光電研究院

當澤林一行來到松山湖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從美國來到松山湖,我覺得不管是生態環境,還是創新創業環境,這裡都讓人印象極為深刻。”澤林表示,從松山湖的生態美,可以感受到東莞是個宜居宜業的城市,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從長遠來看讓城市更具有競爭力。

东莞在世界有了新名号!松山湖让人印象深刻……

72小時,德國權威專家喜歡上東莞!愛上松山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