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打印機“印製”150萬元假幣 全市首起網絡制販假幣案被破

用普通打印機“印製”150萬元假幣 全市首起網絡制販假幣案被破

印製假幣網上售賣 細心民警發現線索

今年2月,武漢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工作時發現,有人疑似進行製售假幣的犯罪行為。為了瞭解他們的犯罪事實,民警對這群人的身份展開排查,理清犯罪團伙層級結構。

經過近20天的偵查,網名為“才華”的人進入民警的視野,民警懷疑“才華”藏匿我市,從事制販假幣犯罪活動。“才華”製作的假幣通過互聯網銷售,由於假幣仿真度高,有人專門作為其“代理商”,從“才華”處進貨賣給下線,這樣也有利於“才華”隱藏自身信息。

為此,民警決定先從“代理商”打開突破口。通過偵查,民警確定了其中一名“代理商”的真實身份:樊某,男性,30歲。樊某和朋友聊天時曾大肆鼓吹“才華”技術一流。

目標明確了,但是樊某十分狡猾,留下的線索很少。民警只有繼續觀察樊某的一舉一動。3月8日,樊某在湖南湘鄉因違法使用假幣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與此同時,“才華”等人立即停止了一切網上活動。

雖然“才華”偃旗息鼓,但民警通過對樊某日常活動進行分析,發現他經常收到來自武漢市洪山區的包裹,包裹內裝有的是面膜和毛絨玩具。“一個大男人,買面膜和玩具做什麼?”樊某的反常舉動,讓民警猜測“才華”印製假幣的窩點可能藏在洪山區。

8臺打印機日夜不停 一天可印20萬張

3月11日,武漢市公安局成立了專案組,網安支隊民警將“才華”的相關信息進行碰撞比對,確定了他的真實身份為26歲的男子程某。

民警發現,樊某落網後,程某立即將窩點由洪山區仁和路轉移至小何村,暫停生產,並斷絕了網上聯繫。為了人贓俱獲,洪山區公安分局民警深入走訪摸排,利用對轄區熟悉的優勢很快發現窩點所在地。4月上旬,民警發現程某又開始購進原材料,準備開始製造假幣,專案組立即調集警力準備收網。

4月17日凌晨2時,專案組衝進位於小何村的窩點,成功將程某和其同夥胡某、陶某抓獲。現場收繳假幣4000多張,製假高清打印機8部,防偽印鈔紙張3箱,以及油墨、裁剪工具、做舊器材等製假設備。

在抓捕現場程某交代,他們正在趕製一批20元假幣的訂單。如果有必要,他們一天可印製20萬張假幣,面值可達到上千萬元。他們印製的假幣雖然逼真,但無法通過驗鈔機,“下線”購買之後,只有到農村地區才能用出去。

民警在程某的手機中發現,他剛剛將一批貨郵寄給宜昌的下線侯某。專案組連夜派出民警趕往宜昌。4月18日上午11時許,民警在宜昌市某快遞點成功抓獲前來收取郵包的侯某,截獲面值20元假幣2022張,並在侯某的家中查獲假幣1295張。據侯某交代,程某每次發快遞都將假幣藏在面膜和玩具內,以此來躲避快遞公司的檢查。

此後民警遠赴浙江永康、河南許昌將部分上下游人員抓獲,從犯罪嫌疑人居住地都查出大量的製假工具和假幣成品。

嫌疑人是名廚師 4個月獲利18萬元

據專案組負責人介紹,程某是武漢某大專軟件工程專業畢業後,在科技公司幹過一段時間;後來他又學了廚藝,成為一名廚師。程某自稱,由於沉迷賭博,欠下幾十萬的賭債,債主每天上門,工作也因此丟掉。程某從一個朋友處學到了製作假幣的方法,從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據他的同夥交代,程某雖入行不久,但他做的假幣“質量很高”,連一些老手都對他佩服不已。

由於印製假幣工藝複雜,程某一人無法完成,他想起了廚師同行胡某和陶某,同樣欠下賭債的二人很快被程某吸引,成為了同夥。胡某在武昌曇華林某餐廳當廚師,他利用工作做掩護,讓“上線”把特種紙張郵寄到餐廳,下班後再帶回窩點;陶某則在窩點幫忙印刷、裁剪和發貨。據瞭解,三人幹起活來十分“拼命”,有一次為了完成“訂單”,連續三天都沒睡覺。程某等人自去年底開始製造假幣,4個多月共獲利18萬元,絕大部分被用於償還賭債。

據民警介紹,程某他們用了很多方法逃避打擊,平時收到訂單才開始生產,儘量減少假幣的庫存;只有通過熟人介紹,才能加入他們的群,程某還會對成員進行篩選,只留下“優質客戶”;他還處心積慮找到雜亂的城中村作窩點,一旦外面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即搬家。

“和以往傳統犯罪手法不同的是,這起案件的嫌疑人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專案組民警說,印製假幣需要的工具和原材料,全部都是網上購買。嫌疑人發佈信息、交流技術、收取貨款也全都是在網上進行,線下接觸少,隱蔽性很高。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刑法》規定,偽造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