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遊手好閒惡名遠播的美男子——“盜嫂受金”的陳平

突然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那個時代,美男子一般都遊手好閒,韓信如此,張良似乎也如此,陳平更是如此。對了,“隆準而龍顏”的高祖劉邦,大約也是如此。

又一個遊手好閒惡名遠播的美男子——“盜嫂受金”的陳平

陽武(河南省原陽縣東南)人陳平,家中貧窮,但喜歡讀書,有田地三十畝。陳平雖已成年,但還是和哥哥陳伯住在一起。陳平是絕對的大帥哥,《漢書》上對陳平相貌的描寫是“為人長大美色”,用“美色”二字來形容陳平誒,各位可以發揮想像,一個高大的男人,用“美色”來形容,那就是既有周潤髮、彭于晏的身材,還有鹿晗、吳亦凡的臉蛋誒!哥哥陳伯對陳平非常好,自己辛苦在家種地,卻由著他出外求學。有人看不慣陳平那德行,議論他說,那小子窮成那樣,居然還長得如此魁偉?陳平的嫂子對他這種白吃白喝的行為十分惱火,對外說,切,他也不過吃糠咽菜罷了,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陳伯聽到這些話,二話沒說,立即把老婆休掉了。

秦有“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的律條,就是政府鼓勵倡導小家庭,男子成年後應該分家另過,否則加倍稅賦,這個條款是耕戰制度的一個配套措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研究,這裡就不多說了。陳平已經大小夥子了還跟哥嫂一起住,一方面是他不願種田,自己肯定養活不了自己;另一方面看得出兄弟感情很好,陳伯對這個弟弟十分看重。

陳平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家境好的不願嫁給他,家窮的陳平還看不上,因此,一直光棍一條。當地有個大款叫張負,他孫女嫁了五次,每次都是剛嫁過去丈夫就死了,鬧得後來沒人敢娶她(陳忠實先生一定研究過陳平,《白鹿原》一開篇就是主人公白嘉軒一連娶了六個老婆,沒一個能活過一年的)。這位命裡“妨老公”的女子,陳平偏偏想娶她。一次,鄉里有人辦喪事,陳平去幫忙貼補家用(也不是啥都不幹啊)。張大款在喪家見到他,一眼就相中了。陳平幹完活兒回家,張大款就偷偷跟到他家。陳平家靠近縣城外城牆,偏僻陋巷,家裡連大門都沒有,就掛了 一領破席。但門口有許多車轍,看起來家裡經常來一些有身份的人。張大款回家後,對他的兒子說,就這麼定了,把你閨女我孫女嫁給陳平。

兒子說,老爹啊,那個是我閨女,又不是你閨女。你憑什麼做主?而且那個陳平遊手好閒,全縣的人沒有瞧得上他的,為什麼我閨女要嫁給他?

張大款說,你閨女已經死了五個老公了,你還挑啥?再說,你個榆木腦袋,天下哪有像陳平這樣儀表堂堂的人會一直貧賤呢!看來,長得帥,在任何時代都不會久居人下的。帥哥們,你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啊!

於是,陳平娶了張家的閨女。陳平窮,所有聘禮、娶親、置辦酒宴的錢,全部由張家來出。張大款還告誡孫女說,不要因為陳家窮,你就不好好侍奉人家,你侍奉兄長陳伯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親一樣。陳平娶了張家女子以後,資財日益寬裕,交遊也越來越廣。

又一個遊手好閒惡名遠播的美男子——“盜嫂受金”的陳平

一次,鄉里搞祭祀,讓陳平負責切肉,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勻。父老鄉親們說,不錯啊,你小子分割祭肉有一套啊!陳平說,哪裡,將來有一天有權主宰天下,也會像宰割祭肉一樣。祭祀這樣神聖的事,請陳平來負責切祭肉,說明他的名聲已經好轉。

前209年,陳勝起兵造反,在陳縣稱王,立魏咎為魏王(詳見拙文《忽如一夜春風來,大王小王遍地開》),陳平在魏咎手下當太僕(交通部長)。陳平經常向魏咎獻策,魏咎從來沒采納過。後來有人在魏咎面前說陳平的壞話,陳平只好逃離而去。

陳平投奔項羽,跟隨項羽進入秦國(就是舉辦鴻門宴那次),項羽封他為卿。項羽分封天下之後東歸,在彭城稱王。劉邦平定三秦向東進軍,殷王司馬卬向劉邦投降。項羽封陳平為信武君,命他率軍討伐,陳平向司馬卬施壓令其悔過,凱旋而還。項羽大為高興,任命陳平為都尉(民兵司令),賞黃金四百八十兩(二十鎰)。沒多久,劉邦又攻陷朝歌(殷國首府,河南省淇縣),司馬卬又投降劉邦(司馬卬簡直是投降專業戶啊)。項羽大怒,立即要殺掉前次平定殷國的那些將領。陳平一看,再不跑腦袋就沒了,於是,把項羽賞給他的黃金和官印收拾好,派人送還,自己僅佩一柄寶劍,抄小路逃走。陳平北渡黃河,船伕見一個美豔男子單身獨行,衣著華美,肯定有錢,於是就打算殺人謀財。陳平看船伕眼神不對,那時(包括現在)劫男色的不多,一定是想劫財,於是,陳平把衣服脫掉光著膀子幫船伕撐船,船伕一看,這美少年渾身上下一個大錢也藏不下,特麼的連擺渡費恐怕也收不到了,心中暗道一聲晦氣,也就打消了殺人的念頭,陳平安全渡過黃河。

又一個遊手好閒惡名遠播的美男子——“盜嫂受金”的陳平

陳平在修武(河南省獲嘉縣)投奔漢軍,通過魏無知求見劉邦。劉邦召陳平等七個前來投奔的人一起用餐,餐畢,劉邦請他們到客舍去休息。陳平說,我來,就是為了給你提建議的,還是今天就提出來讓你評判。劉邦於是和陳平交談,喜出望外。劉邦問,你在項羽那裡擔任什麼官職?陳平說,都尉。劉邦當天就任命陳平為都尉,並要他擔任參乘(陪車侍衛),兼任護軍(大軍保護官)。眾將領聽說之後,炸了鍋了,都說,大王偶爾收留了一個楚國的一個逃兵,還沒弄清來龍去脈,就跟他同乘一輛車子,還讓他來監督我們這些老資格!劉邦聽到這些議論,更加寵幸陳平。

之後,劉邦帶著陳平往東討伐項羽,在彭城大敗而歸。劉邦領兵返回,一路上收集散兵到達滎陽,任命陳平為副將。

周勃、灌嬰等沛縣嫡系老革命,對陳平極為不滿,他們不斷向劉邦說,陳平這小子,長得是很好看啦,不過呢,可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罷了。我們聽說啊,陳平在老家時,和他嫂子搞破鞋誒,道德品質敗壞!在魏王魏咎那裡不能容身,逃奔項羽;和項羽又搞不來,這才逃奔老大你。現在老大你如此器重,讓他做高官,任他為護軍。我們聽說陳平接受將領們的錢財,誰給的多就好處多,誰給的少就刁難誰。這種反覆無常的小人,老大你得小心啊!

劉邦本來不信,但說的人多了,不得不懷疑起來,於是召來魏無知責問。魏無知說,我推薦陳平是他的才能,陛下問的卻是他的品行。現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這倆都是傳說中的人物,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樑相會,結果不知什麼原因,女子一直沒到,這時發大水了,尾生就在約定地點抱著一根柱子等待,被淹死了;孝己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兒子,極為孝順,後來因後母讒言,被放逐而死。此處強調的是兩人道德水準很高)那樣的品行,但對你跟項羽打仗有毛線用啊?陳平善出奇謀,我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能夠有利國家罷了。至於搞不搞破鞋、收不收錢財,這都算點兒什麼事兒啊。

劉邦又直接責問陳平說,先生在魏咎那裡混不下去,在項羽那裡也混不下去,然後又到我這裡來混,講信用的人會這樣三心二意嗎?

陳平說,我在魏咎那裡做事,他是言不聽計不從。我到項羽那裡,他只信任、寵愛那些項氏宗族和他老婆的孃家兄弟,我們這些人,再有才他也不用,所以我才離開。聽說老大你能夠用人,這才來歸附你。我赤條條來,啥都沒有,不接受錢財便沒有辦事的費用。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值得采納的,希望你採用;假若沒有值得采用的,那些錢財都在屋裡擱著呢,我立馬封好了還回去,然後我走人,你看如何?

劉邦聽到這裡,立即向陳平道歉,賞賜豐厚,任命他為護軍中尉(大軍總保護官),監督全體將領。自此,將領們才不再說什麼了。

後面還要講到陳平的許多事蹟,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我經常使用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後代如果被廢黜,也就止住了,終歸不能再興起,因為我暗中積下了很多禍因。

後世對陳平的評價,估計受他自己這段話的影響很大,“盜嫂受金”似乎成了他的標籤。僅就今天讀的內容來看,在做事上,陳平很公平,比如切祭肉;所謂與嫂子通姦,則是子虛烏有之事;至於受金,則有陳平自己的“口供”。然而,項羽因他立功而賞賜黃金四百八十兩,他在逃離時竟然又託人還了回去;劉邦質問他時,他承認收了錢,但也一分錢沒動,並表示隨時可以上交。這兩個例子裡透著古怪。我當然不能說陳平道德品質有多好,但給我的感覺,此處似乎並不主要講陳平,而是講高祖的用人之道,用陳平的“惡行”來襯托高祖的“英明”,因此,才會有“盜嫂受金”的陳平依然得到重用這種怪事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