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賬,還是不賒?一群母嬰店主誰也說服不了誰

為什麼賒銷?做不出客戶就得去賒銷?

想過結果沒?

流動資金緊張,週轉困難。

想要拆東牆補西牆?可能門都沒有。

上週末我們的《經銷商這五大路子還走得通麼。。。。。。》一文,一經發布,反而是引發了母嬰店的熱議,不必多說,直接上圖!

賒賬,還是不賒?一群母嬰店主誰也說服不了誰

拋出“賒賬”話題之後,母嬰店的老闆們開始了他們的訴苦之旅。。。。。。

A:我目前大筆的有2000多的還沒有給,都半年多了,這次說端午給,也沒有結算;

B:我這裡也有死賬,幾百塊錢;

C:我這裡最大的一萬多。後來發現這個顧客是吸毒的,被騙後才知道,賒賬要控制在範圍內

A:說話不算話的人太多了,不講信用。

走夜路總會碰到鬼,賒賬多了總會遇到肉包子打狗,那麼索性不賒了。

E:你不賒賬,你的對手搶著賒賬

那麼對手就不怕賒賬變死賬?

F:不賒賬在大城市適用,鄉鎮是不適用的!

有很多工廠和施工隊都是每個月發點生活費,年底付錢,不賒賬難道他們的寶寶就餓著肚子麼?

鄉鎮為什麼不能不賒賬?

我們來對比下一二線城市和五六線鄉鎮的區別:

一二線城市工業化程度高,居民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有固定的發薪日。居民對自己的現金收入和支出有比較清晰的預判,即便要上母嬰店手頭沒有了現金,也有信用卡,螞蟻花唄等信用支付手段,畢竟,城市的信用系統,遠比鄉鎮現代化。

相比之下,五六線鄉鎮賺錢的主力都在外地打工,就像群友說的,發薪日倒是穩定,但是隻發一點生活費,根本沒富裕的錢寄回老家,導致家裡的老婆或老人是不是現金斷頓。鄉鎮有沒有發達的信用系統,銀行更不會給沒有穩定收入的人群發放信用卡。你不賒銷,他就去找別家能賒銷的。

G:賒賬也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但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即使小數額的金錢,顧客賴賬也無太大關係,畢竟這類顧客也是少數。

D:老顧客臨時賒賬可以有,有時候也是給顧客方便

只要關係親,賒賬沒問題,鄉鎮是典型的熟人社會,都是十里八村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當然,如今的鄉村,流動性也在變大,不再像以前那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對人的約束是越來越少。

B:假如我們能組建一套簡單的信用系統,生意必定火爆

城市裡,銀行給大家發放信用卡,是要看你的收入和銀行流水的。這個系統大得驚人,也複雜得驚人。現代社會的信用系統就沒有簡單的。而鄉鎮傳統的信用系統,是靠傳統熟人社會的人際和信譽機制維持的,在流動性的衝擊下,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

總結起來:

五六線鄉鎮是熟人社會的典型,“低頭不見抬頭見”已經成了門店與顧客之間的特色,但一方面由於鄉鎮賺錢主力外出打工,欠款有極大可能拖沓很久,另一方面,談錢傷感情的事情不在少數,因為幾百塊去百般索要也會拂了人的面子。

各位老闆在自家門店是否有著針對賒賬的相應對策,多少錢是一個限度?標準又是怎麼劃定?

大家在文末可以留言評論,共同探討母嬰門店的“賒賬”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