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視角,聊一聊智能客服的兩個坑和兩條路

从产品视角,聊一聊智能客服的两个坑和两条路

智能客服,是現階段非常明確的“能夠賺錢”的AI細分領域;但是,“能夠賺錢”並不意味著可以“賺大錢”,或者“很快而容易的賺大錢”。

本文主要從產品視角來聊聊,智能客服產品方向,可能的2個坑和2個出路。

智能客服產品方向,可能的2個“坑”

1. 現階段,做通用智能客服系統,很可能是一個“大坑”

從結果看,不論是技術還是產品方面,現階段都支撐不了通用智能客服的落地,但是,這部分的探索,本身也是有益、甚至繞不過去的環節;對部分公司來說,就應該用心去做,然後才能更好的做非通用領域的落地。

如追一科技產品負責人@汶林丁 所說: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是在做一個通用工具集、積累方法論;經歷的業務多了,才能知道,哪些是智能內核,哪些是業務層面的事情,這塊只有踩過很多坑,才有去通用化、組件化的動力,也會體會邊際成本不斷降低的快感,相當於在證明覆制性,這也得益於我們之前在騰訊是做架構出身的。

2. 做“垂直行業的智能客服解決方案,如果價值定位還是“(為垂直行業)節省客服成本”,雖然可能養活團隊,但會是一個hard模式;因為往往會被侷限在為幾個大客戶做項目,一旦沒處理好下面幾個繞不過去的檻兒,很可能也會倒進坑裡。

1)最大最大的難點是,如果AI團隊本身不具備該垂直行業經驗,很難做出真正好的解決方案。很多時候,AI團隊需要深入大客戶公司內部去了解業務流程、細節、問題等,甚至有觀點認為,核心門檻就在“把問題梳理清楚”——

如果問題梳理清楚了,很多時候就大概知道該怎麼解決了,而大客戶公司有多年經驗的內部員工,自己都梳理不清楚問題…

2)退一步講,如果把問題梳理清楚了,又可能出現一個新的不利情況:如果只是解決20%的核心問題,甚至都不一定需要用到真正的AI解決方案……曾經聽說,某公司用一套自己創造的“粗暴規則+大量人工”方式,就能很現實的解決問題,已經從一些AI公司手裡搶到了大單。

而且,真正有極大“降低客服成本”需求的公司,很有可能自建團隊來做的。既有成本考慮,也有數據安全考慮。比如滴滴,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滴滴已經是國內人工客服成本最大的公司了,而相關數據又非常敏感,所以滴滴有極大的動力去自建智能客服團隊。還有阿里,也是花了幾年的時間,把網上購物等領域的客服相關問題梳理清楚,花了很多人工整理大量有效數據,然後才一步步的把智能客服真正落地的。

3)再退一步,暫且不糾結“AI方案”是否能絕對碾壓“粗暴方案”(即,假設各家公司的方案都能部分解決客戶的問題),這時,還會面臨競標時的

“搞關係”問題

4)假設很幸運,拿到了某個大客戶的單子,那後續怎麼辦呢?垂直行業內的大客戶公司就這麼多,公司收入的增速和總量,都會有天花板。而且近似外包的做項目,還意味著成本也是在線性增加的

5)如果大公司不好做,那小公司呢?一般中國的中小企業,即使覺得“減少人工客服成本”是好事,但更大的動力還是在“如何增加收入”,即,如何拉新、如何提高轉化率等。

3. 如果價值定位還是想設定在“節省客服成本”,可以怎麼做?

如圖靈機器人-產品負責人@蝸牛老師在《系統化思維,AI產品經理的必修課》中分享的:

解決70%都會被問到的問題。30%人本身也解決不好的問題,智能客服也解決不了。要把問題範圍框定在能解決的範圍,並給客戶算賬

(輸出成客戶能理解的語言:省了多少錢,我們賺的錢只是省的錢的一部分)。

比如,在去年9月份一個大會上,有嘉賓分享過其公司的2個合作案例:1)建設銀行,日均300萬交互量,相當於9000個人工坐席,對應9億元的人工成本;2)交通銀行,月均代替的呼叫量為200萬次,對應月均成本140萬。

智能客服產品方向,可能的2個“出路”

大方向來說,目前這個階段做AI落地,“直接代替人”是非常危險的(不論從產品體驗,還是從商業可行性來說),建議更多考慮如何“AI輔助人工”。

下面,從2B和2C兩個方向分析。

1、2B

不是給客戶提供“NLP技術方案”,也不是給客戶提供“智能客服產品方案”,而是給客戶提供“智能客服

商業方案”,即,重點不是告訴客戶我們產品技術的“準確度”或“問題解決率”有多高,而是直接闡述商業價值——如何能幫他拉新、提高轉化率、提高滿意度等。

比如,對於“如何設置智能客服的評估指標(體系)”這個問題,常規想法可能是,完全從“有用”、“效率”角度出發,去看“問題解決率”(不確定各家公司是否這麼命名,總之類似這種說法吧)。

但是,是否可以更關注用戶體驗?舉例來說,當用戶問題沒有被解決的時候,是否能有些更友好的交互體驗(比如更有好多引導流程/文案、設置一些小彩蛋等,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東西),讓用戶不那麼生氣,重新再來嘗試一次,或者即使這次失敗了,也不至於“對這種AI客服模式或者這家商家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進而以後再也不來了”。

相當於,“問題解決率”,關注重點僅僅是“這一次”用戶需求的滿足情況,而“用戶滿意度”,導向的是長期用戶需求的滿足。

以上這個想法,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大家也許都能想到。但為什麼沒人這麼去做呢?不能說我的想法一定是對的(其實也是拿出來拋磚引玉),但這個想法背後存在一個認知的區別:

假設目前行業AI技術水平,“解決問題效率”是93分,很多從業者可能認為,通過AI技術,也許有可能做到98分,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去做AI技術探索,值得把很多人力資源投入進去;而我的認知是,很可能95分、甚至94分,就是“目前”整個AI行業技術水平的天花板了,1、2年內,可能更應該投入“可控”的人力去做技術攻堅,而把更多的資源傾向給AI產品經理們,放到“提高用戶體驗效果”的探索方向去,這方面,可能做幾個中等量級的優化feature,就能夠整體提升2~4分的產品價值。

為什麼這2種想法,差別這麼大呢?

可能是因為,很多從業者是技術背景出生,雖然他們也知道,目前AI技術水平,並沒有根本性的突破,但是,他們只有“技術”這一個認知維度;而如果我們從產品或商業出發,至少會多出1~2個維度。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對於Siri這種語音助手產品,成年人去和她交互,問10次,即使9次都對了,只要1次回答不好,那麼1個月之後,用戶慢慢就再也不用了。——也就是說,從純技術角度來說,即使已經做到了90分,但是在產品角度來看,這個模式的用戶價值不足60分;如果再考慮商業價值,可能就不足30分了(至少現階段是這樣,未來也許有機會)。——也就是說,技術維度+產品維度,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歸一化”,是不能把90分作為整體產品價值的baseline的。

2、2C

基於現有的智能客戶產品技術條件,如何應用到普通用戶?有正反兩個例子。

1)不成功的magic模式(AI+HI)

前幾年,有一批中國公司copy非常火的magic模式(AI+HI),目前來看沒有太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A)需求定位的兩難(長尾 vs 頭部)

。對於高頻需求,用戶本身用app就能解決了;而如果想覆蓋太多長尾領域意味著,需要更多細分領域的專業客服;而“更多細分領域專業客服”的投入產出比是不經濟的。

B)做MVP驗證的思路問題(注: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縮寫,意為“最小可行性產品”)。

沒必要一開始就去挖大價錢挖大量的AI技術人才,因為他們(magic模式)提供的本質價值是(對接)服務,所以做MVP驗證時,需要用真人來模擬、走通閉環就行,等驗證成功了再挖AI技術人才

而且曾經有該領域公司技術負責人親口給我說過,他們的技術沒做那麼深入,因為很多情況下,回覆語料(即回答數據)就能夠滿足用戶了(不一定完美回覆,但是“可接受”的)。

即,這背後的邏輯是:如果用人工,一開始就能有80~85分的效果,但如果用AI,一開始只能有60~70分效果;所以,如果用人工做MVP,用戶都用不起來,就沒必要大投入AI技術了;但如果一開始用AI實現,很可能由於效果沒有足夠好,而無法判斷MVP方案本身是否OK,甚至可能被AI研發週期和成本給拖死。

另外,關於MVP方面,再分享下追一科技產品負責人@汶林丁 的實戰心得:

……在標杆客戶的身上收集需求,從而打磨一個MVP的產品出來,慢慢上線運營,從解決基本需求到運營到體驗,不過這個過程也非常痛苦。只有有標杆性的企業需求滿足後,產品解決的問題,才有代表性和可複製性。

“從解決基本需求到運營到體驗”,是很務實的思路。

2)最近非常火的Google Duplex

Google最近在其個人助理 Google Assistant 中,新增了Duplex功能,可以幫用戶給飯館、理髮店等商家打電話溝通、預訂。

這裡的精妙之處在於,雖然表面上AI是在服務於普通用戶,但真正的AI對話產品體驗的交互對象是商家的客服人員,而這類人群本身的對話流程、語言方式甚至語料內容都是相對更加清晰可控的!

即,反過來說,如果AI技術表面上是服務於客戶公司,但最終產品對話體驗的交互對象其實是普通用戶,那麼,對於現階段AI產品技術來說,這種對話流程非常不可控的。

可以說,Duplex這個例子正好證明了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現階段的AI產品技術,雖然還不完美,但已經完全不影響我們做demo了,而這正好是我們AI產品經理施展的機會——這需要有一定的AI技術理解力+垂直場景認知積累+AI產品落地方法論,這些,都是我在飯糰“AI產品經理大本營”裡,經常會分享的。

最後,針對“智能客服作為AI產品經理的發展前景”,簡單分享2點:

1、智能客服,是很好的入行AI方向。因為相關公司可選範圍不少、相關職位類型高中低都有(AI產品經理、人工智能訓練師、數據標註等)、面試門檻沒那麼高(對NLP有一定了解,或者,如果有垂直行業經驗的話,會更有機會)。

2、但是,鍛鍊成長後,要明確自己的長期積累方向,是在哪個更能落地的領域,即,最好不要侷限在給垂直行業大客戶做項目的公司,更好的可能性是:

1)2B,阿里、滴滴這類大公司內部的智能客服部門;自己公司內,就有很好的落地場景、用戶量、數據和鍛鍊機會。

2)2B,價值方向不是“準確度”或“問題解決率”,而是直接闡述商業價值——如何能幫他拉新、提高轉化率、提高滿意度

3)2C,有更多的產品創新可能性。

-The End-

將門是一家專注於發掘、加速並投資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價值的創業公司的新型創投機構,旗下設有將門創新服務、將門技術社群以及將門投資基金。

將門創新服務專注於使創新的技術落地於真正的應用場景,激活和實現全新的商業價值,服務於行業領先企業和技術創新型創業公司。

將門技術社群專注於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使創新成為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將門投資基金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關注技術領域包括機器智能、物聯網、自然人機交互、企業計算。在兩年的時間裡,將門投資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量化派、碼隆科技、禾賽科技、景馳科技、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傢俱有高成長潛力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如果您是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不僅想獲得投資,還希望獲得一系列持續性、有價值的投後服務,歡迎發送或者推薦項目給我“門”: [email protected]

从产品视角,聊一聊智能客服的两个坑和两条路

點擊右上角,把文章朋友圈

將門創投

讓創新獲得認可!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