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書《月虹館法書》,又一次被米芾震撼


宋代法帖大興以後,人們開始從歷代名人法書中吸取精髓、省悟其意。

傳說宋代書家米芾,學習古人書法,既廣博又用功,

他經常向別人借古法帖來臨摹,然後把摹本與真跡一起還給人家,使人很難分出真假。

他的書法神采飛揚,突破了前人模式,給人以氣韻舒朗之感。

其用筆犀利精熟,能八面出鋒。當時的蘇軾、黃庭堅也都深受法帖的影響,流傳下不少為人稱道的作品。

如蘇軾的《祭黃幾道文》用筆飽滿,意味溫厚,謹嚴而有活氣,為其最精之楷書墨跡。

黃庭堅的《松風閣詩》、《惟清道人帖》墨跡蒼秀開朗,有昂藏之態。

繼之,書家墨客爭相效法,善書者不乏其人。

行書成為其間的主要書體,變晉、唐行書之含蓄,

而極力追求其神采發越,盡態極妍。

“帖學”之風蔚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