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入門淺談

宋詞入門淺談

宋詞入門淺談

宋詞萌發於隋唐之際,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朝。因句子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另有“詩餘”“樂府”“琴趣”“樂章”等稱謂。唐宋期間初期的詞作都是根據曲調填寫,所以稱:倚聲填詞。但南宋以後逐漸脫離了音樂自成一種文學體裁,金元以後人們都是依譜填詞。曲子詞發生之際原為燕樂,“燕”通“宴”,即酒宴間流行的音樂用來助興,演奏和歌唱者都是素質不高的下層樂工和歌妓等。且燕樂曲調多是由唐時西域流入,部分改為漢名。

盛行於宋代的詞多以豔情描寫為主,張炎說:“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於詩。蓋聲出於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 將豔情的表述含蓄化、朦朧化,似有興寄,讓接受者產生無限言外託喻之想。且將字面、句子、聲韻皆加以鍛鍊,使其具有典麗高雅之風貌也就成了宋詞發展的潮向。從零星的努力到流派的形成,逐漸出現了三大派別:婉約派、豪放派、花間派。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後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晏幾道、周邦彥、李清照、秦觀、姜夔、吳文英、李煜、歐陽修等。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後,由於時代鉅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代表人物有:辛棄疾、蘇軾、陳亮、陸游、張孝祥、張元幹、劉過等。

花間詞人的作品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藝風尚裡產生的。陸游《花間集跋》說:“斯時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至此。”是對他們的反現實主義創作傾向一針見血的批評。他們奉溫庭筠為鼻祖,絕大多數作品都只能堆砌華豔的辭藻來形容婦女的服飾和體態,題材比溫詞更狹窄,內容也更空虛。在藝術上他們片面發展了溫詞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創造。花間詞人這種作風在詞的發展史上形成一股濁流,一直影響到清代的常州詞派。代表人:溫庭筠、皇甫松、和凝、孫光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夐、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們的詞風大體相近。後世因而稱之為花間派。

詞根據長短大體可以以:小令、中調、長調三類劃分:

1.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2.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麴、纏令、諸宮調九種。

3.按拍節分,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瞭解了詞的起源和派別以及長短的劃分之後,我們再介紹一下詞的韻腳。詞在選擇韻腳要比詩寬,用的是《詞林正韻》,它是106部《佩文詩韻》合併成的19部詞韻,採用了上聲去聲通押,這是近體詩所不允許的,所以他的韻腳選擇餘地就大。詞譜多選用康熙指令修訂的《欽定詞譜》或舒夢蘭的《白香詞譜》來填詞。詞有的是隻押平聲韻或只押仄聲韻的稱為單調,雙調的有平仄兩體。還有一種是一首詞中既有平聲也有仄聲稱為平仄互葉格。

懂得了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進入填詞階段首先要考慮的是選韻與選腔。詞之題意不外乎:寫景、言情、紀事、詠物四種,根據自己要寫的內容選擇適宜的詞牌和聲調,雖然後來填詞脫離了音律但原詞譜的音節、緩急、句式等都還影響著整首詞的表現效果。比如《滿江紅》適合描寫悲壯的內容,或者激越的言志內容,《念奴嬌》適合懷古類,《南鄉子》《破陣子》《漁家傲》就適合寫事業戰爭類題材,《點絳唇》《長相思》《蝶戀花》等適合感情類。另外要注意所寫內容是根據它的音節脈動而選的內容,不是按詞譜的表象選擇的,比如很多朋友看到《千秋歲》這個詞譜以後就給朋友做生日賀詞表象來看感覺比較吉慶,事實上這首詞是一首幽怨懷人之作,甚至是悼亡篇,用沉痛的音節來慶賀生辰就會出現很滑稽的現象。把張先、秦觀兩位填詞名家的《千秋歲》附錄欣賞:

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鷯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開宗明義:“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則來自真情,沒有知情實感閉門造車的東西寫出來也只是詞藻的堆徹,讀之索然無味。寫出高質量的富含激情的作品就需要諸多方面的因素了,所以填詞猶如做文章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包含著作者對生活的體察和感悟,還有對生活高度概括昇華的靈感,以及作者胸中澎湃的激情體現綜合而成。詞,既不同於詩,又有別於曲,介於兩者之間卻又要以詩為基礎,追求邏輯上的和諧合理,又要通俗易懂,還要有意境。

一些需要了解的常識

1、詞牌千種之多簡要介紹部分表現的內含以供參考:

滿江紅、念奴嬌、水調歌頭三體,宜為慷慨激昂之詞。小令浪淘沙,音調尤為激越,用之懷古撫今最為適當

浣溪沙、蝶戀花二體,音節和婉,作者最多,宜寫情,亦宜寫景。

臨江仙、悽清道上二體,最宜用於寫情,對句兩兩作結,句法更見挺拔。

洞仙歌,宛轉纏綿,可以寫情,可以紀事,一疊不足,作若干疊者更妙。

祝英臺近,頓挫得神,用以紀事,亦甚佳妙。

齊天樂,音調高雋,宜用於寫秋景之詞。

金縷曲,宜用以寫抑鬱之情。此調變體甚多。別名賀新郎,可賦本意,用以賀婚。

沁園春,多四字對句,宜於詠物。別名壽星明,可賦本意。用以祝壽。

高陽臺,跌宕生姿,亦為寫情佳調。

金菊對芙蓉一調,有回鸞舞鳳之姿,用以紀事、詠物,皆流利可愛。

2、 常用襯字逗字虛字歸納:

一字類 正 但 待 甚 任 只 漫 奈 縱 便 又 況 恰 乍 早 更 莫 似 念 記 問 想 算 料 怕 看 盡 應

二字類 試問 莫問 莫是 好是 可是 正是 更是 又是 不是 卻是 卻喜 卻憶 卻又 恰又 恰似 絕似 又還 忘卻 縱把 拚把 那知那番 那堪 堪羨 何處 何奈 誰料 漫道 怎禁 遙想 記曾 聞道 況值 無端 獨有 回念 乍向 只今 不須 多少

三字類 莫不是 都應是 又早是 又況是 又何妨 又匆匆 最無端 最難禁 更何堪 更不堪 更那堪 那更知 誰知道 君知否 君不見 君莫問再休提 到而今 況而今 記當時 憶前番 當此際 問何事 倩何人 似怎般 怎禁得 且消受 都付與 待行到 便有人 拚負卻 空負了 要安排嗟多少

宋詞入門淺談

宋詞入門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