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維維為什麼能夠獲得那麼多音樂人的讚揚,這首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我們就來說一說她之前在《我是歌手》中演唱的《烏蘭巴托的夜》,這首歌在當時,可以說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譚維維的改編,有一些網友並不買賬。

譚維維為什麼能夠獲得那麼多音樂人的讚揚,這首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光是這首歌的演繹上來說,並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黑她的那些點,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一點本末倒置了。有人說譚維維在打感情牌,沒有可以從唱功和對這首歌的情感表達上挑刺了,所以就攻擊其打感情牌,可是唱歌偶爾打打“感情牌”有什麼問題嗎?因為歌曲本身就是情感表達的媒介。

“你走了那麼多年,你還在我的身邊,那一天你微笑的臉,如今閉上眼,我還能看得見。”這是譚維維自己加的歌詞,在歌曲的開頭,就為整首歌奠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基調,就是懷念父親。雖然這一句歌詞並沒什麼文學造詣,但用譚維維的唱腔唱出來,總是感覺很棒。

譚維維為什麼能夠獲得那麼多音樂人的讚揚,這首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什麼我們聽純粹的民歌,往往很難對其產生情感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與他們不同,而一首歌如果能直接打穿你的心,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讓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我們很難理解其他民族對家鄉的土地、高山、河流的情感,但譚維維卻能夠在融入民歌元素的基礎上,讓大眾對歌中所想表達的東西產生共鳴,這對於那些總是唱小情小愛的歌手來說,則是最難的。

“穿過曠野的風,你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訴你,我醉了酒。烏蘭巴托的夜,那麼靜,那麼靜,連風都聽不到,聽不到。”

譚維維為什麼能夠獲得那麼多音樂人的讚揚,這首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首歌的編曲,其實和《我是歌手》其他的民族風類似,蒙古族歌曲,肯定有呼麥和馬頭琴,但是譚維維總是能把民族樂和現代流行樂給結合得很好。更重要的是,譚維維在舞臺上的這麼多次改編,其實也反映了其音樂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思考和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