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行政區域變化歷史

元代,本境為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綏德州米脂縣轄地。明代,境內實行鎮、衛、堡軍事兼行政建制,本境為延綏鎮榆林衛、中路轄地。清代,蒙漢一統本境由邊防塞變為內地,但初期仍沿明代衛堡制,境內邊牆長城以北地區為“蒙漢禁留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廷准許蒙古牧民入境內邊牆以北40裡外的“蒙漢禁留地暫借遊牧”。三十六年(1697)又准許漢民出邊牆在“蒙漢禁留地”內與蒙古牧民合夥墾種,至此“蒙漢禁留地”成為“夥盤地”。五十八年(1719)蒙古貝勒達錫拉卜坦以漢民墾種“夥盤地”“若不立定界址,恐致侵佔遊牧等情”呈報清廷劃定開墾夥盤地界址。隨即清廷派侍郎拉都渾來榆林“踏勘”劃界,劃定邊牆以北“五十里界內有沙者以三十里立界;無沙者以二十里立界”,準令漢民出邊牆墾種“夥盤地”。

榆林行政區域變化歷史

清雍正九年(1731)置榆林府、縣,將原榆林衛屬常樂、雙山、歸德、魚河等堡及這些堡地所設的十三個柴塘軍屯地劃屬榆林縣。其時轄境以縣城為中心,東至葭州界九十五里,東南至白家溝(今佳縣)葭州界一百二十里,南至米脂縣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黨家岔(今橫山黨岔鄉)懷遠縣界八十五里,西至華家梁(今芹河鄉蓋排梁一帶)懷遠縣界六十里,西北至寨成莊(今榆陽鄉寨城則村)邊牆四十里,北至邊牆以北十里,東北至羊圈莊(今麻黃梁鄉毛羊圈村一帶)邊牆八十里。由於明代境內實行軍屯,“寬衍地盡屬軍屯,峻瘠山崗方為民產”,境內原米脂、葭州鄰縣所屬民田仍歸各縣,這樣本縣東南縣界與相鄰縣邊界形成犬牙交錯、逶迤曲折交界的狀況,與鄰縣互有多處插花地和飛地。如本縣鎮川堡南班家溝(今米脂縣轄地)、鎮子灣逶迤插至米脂縣城緣,殷溝、楊莊、花渠等地有不少米脂縣的插花地;上柴塘地方境內有米脂縣“飛地”餘興莊、馮茶莊、馬家溝、吉家峁、前後沙墕等村莊,魚河堡地方有米脂縣“飛地”房家溝等村莊。

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議準“蒙古情願招民人越界種地收租取利者,聽其自便”後,大批漢民入居邊牆以北地區墾種“夥盤地”。結果遭到一些蒙古王公的反對,“以民人種地越出界外遊牧窄狹等情”呈報清廷。八年(1743),清廷派尚書班第、總督慶復來榆林“定議永遠章程”,規定漢民墾種“夥盤地”按康熙五十八(1719)所劃定“舊界外稍出二三十里仍照舊耕種,其並未出界仍照前辦理,有出界五十里之外將種地民人收回五十里之內,給與空間地畝耕種”,並在邊牆緣各城堡各設總甲一名、牌頭四名施行“夥盤地”政務。至此,本縣“夥盤地”大致沿邊牆以北50裡地處為界。清政府雖再定邊牆以50裡地為“夥盤地”界,但因蒙古王公“貪得租之利,客留外來民人以資地租為養贍”,使“夥盤地”不斷向北擴展。

乾隆二十七年(1762)葭州建安堡劃屬榆林縣,時本縣將所屬各堡劃設為各堡地方(縣下一級區劃),東南鄉十三個柴塘地劃為上柴塘地方(今本市古塔、餘興莊、劉千河一帶)和下柴塘地方(今本市清泉及佳縣方塌、王家砭、興隆寺、金明鄉一帶),榆林縣城和保寧、常樂、雙山、建安5城堡口外各“夥盤地”劃設為北鄉邊塘地方。

光緒初年,蒙漢因“夥盤地”租界爭執事時有發生。十一年(1885)榆林府知張嶽年會同“夥盤地”沿邊各旗蒙古王公具體規定榆林府屬各縣“夥盤地”界,榆林縣界址大致為現本市北界。即從長城東北端禿女溝(今神木井灣附近)起,與神木縣接壤,沿西北方向,經楊家灣、裴家梁、掌高巴拉(今屬神木大保當鄉地),到拉不令廟和其不汗子裡(今神木大保當鄉境內)地方,折回西偏西北方向,經阿拉堡(今神木阿拉堡)、筍得浪,直至烏素採當(今榆林小壕兔鄉烏素採當村)以西以北的地方,與內蒙烏審旗牧地相連。然後折轉西南向,經小壕兔灘、賈明採當、巴汗採當,沿史不扣、白河廟(今岔河則鄉河口村)、劉進廟地(今馬合鄉後廟灣村一帶),到卜桃海(今補浪鄉卜傢伙場一帶)以西與內蒙烏審旗地接。從卜桃海以西起,大致沿東南方下,與橫山地為鄰,經壕包計(今可可蓋鄉忽包計)、哈他灘、毛可耳蓋(今補浪河鄉哈拉幾達汗村、毛蓋兔村)、什拉烏素(今可可蓋鄉南部什拉烏素)、蒿萊、比流兔、討好峁(今巴拉素鎮討忽兔)、把當灘、燒不浪(今小紀汗鄉巴當、商補浪)、其其汗、東紅墩、連三海子、彎腰樹海子、思家海子地界到長城線上的黃沙七墩。本境東南各堡、柴塘地方,由於明代至清初軍屯與民田犬牙交錯。邊界大致走向是:從境內長城西南端龍泉墩起,沿東南方向往下,經馬紮梁、蓋排梁、沙河口(今芹河鄉),然後沿榆溪河西側向南,經西溝到王沙坬以西跨越無定河,經黨家岔、寺兒溝、七里廟、尹家坬、孫園則(今橫山地)、馬湖峪(今米脂地)、田家寨(今鎮川田寨坬),到鎮子灣(今米脂地)、跨河至班家溝(今米脂地),再轉向東北,沿米脂縣榆林溝及法堂溝、官道山,翻山至白家嶮,經花渠、樊子溝、侯梁入小川溝,沿小川溝向東北經海會寺、杜家源至張西畔。然後轉沿東南方向經沙墕(今佳縣)、十字墕、高家嶮、順烏龍河直下至當川寺,再折轉西北方向逆烏龍河支流而上經外雙溝、王家畔、魏家畔至方家塌東南部,再折轉東南向,順佳蘆河兩岸而下至白家溝。東部從王寨起(今佳縣),向東北經陽寬草灣(今安崖鄉)、程家、張虎溝、黑龍灘(今麻黃梁鄉)、蘭家峁、海子塌(今大河塌鄉)、邊渠至長城東北端禿女溝。

民國2年(1913),本縣將原轄堡、柴塘地方劃設為6個區,但只是官方分劃,實際仍按原堡、柴塘地方為區劃。18年(1929)本縣推行行政區制,重劃區設鄉、鎮,但因“鄉間大權均操於紳士之手,且界限甚嚴,如魚河堡與鎮川堡,本擬於行區制,劃為一區,而紳士間則各不相容,然事實上非劃成兩區不可”,故直到20年(1931)區、鄉鎮區劃尚沒有實施。

1946年9—10月,本縣東南報恩、金明及南部鎮川、上鹽灣、魚河、清泉等地相繼解放,建立人民政權,新設鎮川縣(縣政府設鎮川堡、隸屬陝甘寧邊區綏德分區),將鎮川、上鹽灣、魚河、清泉及橫山響水、武鎮等解放區劃設為6個區(市),共劃轄42個鄉,歸鎮川縣管轄。同時將原米脂縣餘興鄉劃歸鎮川縣管轄,將原榆林縣鎮川所轄的班家溝村劃歸綏德分區米脂縣管轄;將原榆林縣報恩、金明鄉等地劃歸綏德分區佳縣管轄。國民黨統治區的榆林縣區域逐漸減少,到1949年6月全縣解放前夕,實際轄區僅有城區兩鎮和河東、河西鄉的全部及三皇、仁德、報恩、雙建等鄉的部分地區。

1949年4月,鎮川縣更名為榆林縣。6月,榆林全部解放,城區及郊區置榆林市,設6個區、31個街(鄉)。榆林縣增設河西、河東兩區。8月,佳縣常樂區的4個鄉劃歸榆林縣管轄。

1950年4月15日,原榆林市併入榆林縣(縣政府由魚河堡遷至榆林城內),撤銷原榆林市的6個行政區,將原城內4個區及城南五雷溝和城北二里畔、官井灘新劃設為區級榆林市;將原北郊區二鄉,響水區的四、五鄉和河西區的一、四鄉共5個鄉新劃設為保寧區;將原榆林市南、北郊區的其它鄉分別劃歸與之相鄰的區。同時將原神府縣的開光區(劃轄有5個鄉)、雙建區(劃轄有4個鄉)和橫山縣的河北區(清、民國時期為橫山縣波羅、響水堡的屬地,1949年4月解放後劃設為橫山縣河北區,轄有古城界、王連圪堵、後大灣、巴拉素、袁大灘、耳林6個鄉)劃歸榆林縣管轄;將原榆林縣的響水區5個鄉(除四、五鄉外)和武鎮區(7個鄉)劃歸橫山縣管轄。1953年,本縣鎮川區馬湖峪鄉劃出,歸橫山縣轄管。至此,本市境域與現界基本相同。

1958年12月,橫山縣併入榆林縣,將原橫山縣響水、南塔、武鎮、黨岔、趙石畔、橫山、高鎮、艾好峁、雷龍灣、石窯溝、韓岔、殿市、波羅13個公社劃並榆林縣,將原榆林縣的鎮川、上鹽灣、清泉3個公社劃屬米脂縣,全縣劃割32個公社、97個管理區、469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撤銷管理區,將21個公社368個生產大隊劃設為56個公社577個生產大隊,各農場區劃未變。9月5日,榆、橫正式分縣,原橫山縣的公社仍劃歸橫山,原榆林縣劃給米脂縣的鎮川、清泉、上鹽灣3個公社仍劃歸榆林縣。同時將1958年並縣前與鄰縣調整的插花村又進行了部分變動:原安崖公社王寨村100多戶仍劃歸佳縣王家砭公社,清泉公社折家溝村復劃歸榆林縣清泉公社,巴拉素公社大河灣、龍泉墩、芹河公社馬札梁村復劃歸橫山縣白界公社,劃歸本縣歸德堡、芹河公社的卜家灣、趙家灣村和楊官海子、蘇莊則仍歸橫山縣,米脂縣李家站公社孫杭渠和李家站村復歸米脂縣,將神木縣擺言採當公社賈明幾達汗村劃歸本縣孟家灣公社,米脂縣在本縣插花地姬家坡等隨上鹽灣公社歸榆林縣。9月16日,魚河農場劃出黨岔、孫家園則作業站和馬坊、楊口則隊,歸橫山縣轄管。分縣後,本縣調整為28個公社388個生產大隊和3個國營農場19個作業站。

1964年6月、12月先後將歸德堡陳家溝(49戶)、田寺(32戶)劃給橫山縣。此後本市域再未變動,其邊界大致是(以現區劃名稱稱謂):東界與米脂縣由小川河劃界,從上鹽灣東北邊緣逆小川河而上,清泉鄉與米脂縣李站鄉犬牙交錯。再向北越五女川與小川河分水嶺,跨佳蘆河、過沙河,沿佳蘆河與開光川分水嶺東進直至禿尾河,先後有清泉、餘興莊、劉千河、麻黃梁、安崖等5個鄉與佳縣相連。從開光川與禿尾河交叉口的蘆家鋪村起,沿著禿尾河北上拐入扎林川,然後跨越紅柳溝,沿西北方向進至內蒙哈拉包兔,有安崖、大河塔、金雞灘、孟家灣、小壕兔等5個鄉與神木縣為鄰。從哈拉包兔向西南方向橫穿毛烏素沙漠,渡過海流兔河,翻越五十里明沙直抵無定河畔,有小壕兔、耳林、岔河則、馬合、可可蓋、補浪河、紅石橋等7個鄉與內蒙烏審旗接壤。再順著無定河東流而進,至紅石橋鄉長城峰村處北上沿長城內外進至榆溪河流域的沙河附近折向南下,沿榆溪河西岸到王沙坬西部入無定河,順水直下至上鹽灣鄉界,有紅石橋、巴拉素、芹河、榆陽、劉官寨、董家灣、魚河等7個鄉鎮與橫山縣毗鄰。極南鎮川鎮西、南、東部均與米脂縣為鄰。

附:處理邊界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