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高返平臺全面爆雷 投資人如何避免踩雷?

近日,傳說中的四大民間高返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幾乎全面爆雷。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網貸平臺陸續雷了。一時間,似乎行業迎來又一波暴雷潮,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避開雷區顯得尤為重要。

四大高返平臺全面爆雷 投資人如何避免踩雷?

今天,筆者對四大高返平臺進行盤點,希望廣大投資者從這些問題平臺找出共性,避免踩雷。

四大高返平臺全面爆雷 投資人如何避免踩雷?

從這些平臺情況來看,基本可以看出問題平臺的共同點。首先,平臺標的信息過於簡單,有些甚至只有借款人名字,並無其他更多信息,標的是否真實,錢究竟借給了誰?不清不楚,不排除有假標的嫌疑。如果是假標,那麼就有自融,龐氏騙局的可能。此外,收益率太高,無疑是高風險平臺,正常的商業邏輯就是項目標的的利息高於平臺給投資者的利息,這樣平臺才有錢可以給到投資者並且盈利。以銀行為例,大家把錢存在銀行,銀行用大家的錢去放貸,貸款人的利息高,銀行可以從中獲益,且這些收益可以覆蓋銀行給存款人的利息。同理,網貸平臺承諾給投資者高於行業的收益率,且高出很多,風險極大!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公開表示過:“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根據網貸天眼發佈的5月網貸行業報告數據顯示,網貸行業月平均收益率平均在9%,低於10%。

四大高返平臺全面爆雷 投資人如何避免踩雷?

網貸行業月平均收益率

據悉,高返利平臺主要是通過線上或線下拉人頭提高客戶量,並根據客戶的人頭數量獲取階梯性投資回報。典型的以新償舊模式也就是傳說中的龐氏騙局。1919年龐氏騙局起源於美國一個意大利裔投機商查爾斯·龐茲,他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然而這種龐氏騙局模式,並沒有因為前車之鑑,而斷絕於世,反而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此前國際大騙局MMM(MMM由俄羅斯人馬伕羅季SergeiMavrodi創辦)最後崩盤收場,其所宣稱的“23倍年化收益率”、拉人頭獲得獎勵的傳銷手法、以新償舊的運作模式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近幾年,網貸行業被爆出龐氏騙局的平臺不勝枚舉,有如此多血淋淋的案例,但是仍然有眾多投資者躍躍欲試,前仆後繼的成為投資者。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性貪婪,追求財富沒有錯,但是需要張弛有度,懂得把握分寸,在合理合規的商業模式下進行投資確實是一種可以實現財富增值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投資專業知識。因此,投資者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要做投資就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做好風險評估,用自己多餘的錢來做投資,而不是傾其所有,侵家蕩產的放手一搏,這種賭徒心態只會害人害己。

在P2P投資中,想要避免踩雷,投資人一定要對所投P2P平臺進行充分的瞭解,對商業模式進行分析,標的真實性以及錢的去向,包括各大平臺利息對比是否可靠,是否違背行業正常的商業邏輯。而這些都是需要在投資之前,就做好調查。而不是投資之前一無所知,看到驚人的高利息回報就不可自拔,深陷其中。實際上,廣大不幸踩雷的投資者正是如此。投資前,對平臺所知甚少,踩雷之後,廣大受害者眾志成城一起維權時,才開始深扒企業資料,領導層的股權結構,相關人員的關聯,資金去向,模式等等,而此時做這些也只是亡羊補牢。

投資需謹慎,專業投行在投資前,都會對項目做詳細的盡職調查。這才是投資應該有的思維邏輯。當然,廣大投資者並非金融行業人士,對專業知識的缺乏也是投資者投資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誠如眾多股民一樣,在股市中,狼多肉少,大部分人都是虧損的,而那些鮮少盈利的投資者,而且盈利穩定,然而他們中大部分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研究股市,看各種時政新聞,且能夠看懂公司財報等等。通過專業知識來進行客觀分析,最後判斷是否值得投資。這種思維邏輯在任何投資領域都是適用的。

平臺雷了之後,木已成舟,後悔也無濟於事,投資者需要積極調整心態,合理合規進行維權。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者能從事件中吸取教訓,避免不再踩雷。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避免再次犯錯?

首先,投資P2P,千萬不要做小白用戶,一定要注意行業知識學習。學習渠道非常多,例如,買相關書籍閱讀,看行業新聞,關注行業垂直類媒體。據悉,不少老司機們表示投資P2P一定要關注網貸天眼,網貸之家、融360等第三方評級機構,從這些平臺大家可以看到各類網貸平臺的資料,評級,風險係數等,可以作為投資參考,但是具體涉及投資還是需要投資者謹慎處理,第三方評級機構不會為任何P2P平臺做信用背書,不存在擔保連帶責任等。就像此前e租寶事件,因為e租寶在央視打過廣告,出事之後,有眾多投資人聚眾去央視維權,但是無濟於事。客觀來說,不論是媒體平臺還是監管部門,平臺未出問題前,媒體或者是監管部門都是很難判斷平臺未來是否會跑路。因為網貸行業屬於最近幾年的新興行業,處於野蠻發展時期,監管政策相對滯後。事實上,政策不斷在收緊,行業只會越來越合規化。因此,涉及投資,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出事之後沒人替你買單,投資人一定要對自己負責,用專業的知識去判斷,避免看走眼。

其次,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算是投資界的至理名言了。切勿侵家蕩產,借款去投資。投資一定是用富餘的錢去投資,這些錢就算損失了不會影響生活,做好最壞的打算。不要人為加槓桿做投資,風險較高。行業亂象叢生,切不可孤注一擲,投資人可以篩選一些自己覺得靠譜的平臺進行分散投資。合理的資產配置可以增加投資安全係數,而且收益穩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