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盪市場下這路資金逆勢加倉

滬深A股市場自6月7日以來呈持續震盪回落態勢,截至本週一,上證綜指下跌8.21%,創業板指下跌11.74%。

其間海外內資金動向出現明顯背離:

場內資金的代表——兩融餘額從6月6日的9819億元,一路回落到6月25日的9237億元,累計減少了582億元(見下圖);

震荡市场下这路资金逆势加仓

製圖:數據應用部

海外資金的代表——滬股通、深股通北上資金自6月7日以來,截至6月25日,累計淨流入達142.11億元(見下表)。而今日,借道滬股通、深股通的北上資金再度淨流入23.64億元!

震荡市场下这路资金逆势加仓

製表:數據應用部

就具體個股來看,在1471只滬股通、深股通標的中,6月7日至6月25日期間北上資金新進個股34只,增倉個股751只,總計佔比為53.37%。

其中,柳鋼股份(631.85萬股)、華能水電(238.13萬股)、西水股份(128.70萬股)、文投控股(124.99萬股)、成都銀行(121.76萬股)5只個股北上資金新進股數超過了100萬股。

增倉幅度超過100%,同時6月6日北上資金持股超過100萬股的個股有28只(見下表),用友網絡以602.49%的增幅居首。

震荡市场下这路资金逆势加仓

製表:數據應用部

兩融方面,在755只兩融標的中,6月7日至6月25日期間,兩融餘額增加的個股只有75只,佔比為9.93%。

其中,增幅超過10%的個股有19只(見下表),白雲機場的兩融餘額從32081.06億元增加到43988.94億元,以37.12%的增幅居首。

震荡市场下这路资金逆势加仓

製表:數據應用部

綜合來看,在A股市場持續弱勢格局下,北上資金以及兩融資金同時增倉的個股有29只。其中,兩路資金增倉幅度均超過10%的個股有5只,值得適時跟蹤。

震荡市场下这路资金逆势加仓

製表:數據應用部

外資機構樂觀看待基本面

紛紛戰略性配置A股

魯捷認為,他對A股市場看法樂觀的原因有:

首先,中國目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股票市場,且A股今年被納入了MSCI國際指數。

其次,在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後,A股將吸引資金流入,企業治理也將獲得改善。

此外,他表示,部分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只可通過當地市場涉足,而中國A股與全球股市的表現相關性低,可提升分散投資的效益。

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持續佈局中國股票資產。

此類基金涵蓋QFII以及那些投資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的基金。

EPFR的研究總監Cameron Brandt分析稱,中國貨幣和政策制定的穩定性、強勁的經濟增長以及中國A股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資金流入。今年以來,該類基金已吸引到超過13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吸引它們目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股於今年6月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目前A股納入MSCI的因子為5%,我們預計再過一兩年,納入因子就會提高到15%至20%。”荷寶中國股票基金經理繆子美說。

同時,基本面因素也成為一些外資機構將A股視作戰略性配置資產的出發點。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太投資部主管Kevin Anderson近日表示,“我們對中國的基本面依然保持樂觀,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國內消費的改革會對中國股市提供長期支持。”

據悉,該機構的增長策略組合維持增持中國股票。

抱有類似看法的還有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

他表示,看好中國經濟長期表現,結構性變化會持續,新經濟的佔比會越來越高。未來,還將有些企業走向世界並獲得更廣闊增長空間,新領域出現新龍頭公司的概率也會越來越高。“從這個角度而言,可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多。”

施斌還認為,目前的中國股市越來越受基本面因素驅動,這種現象會長期存在,因為投資者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海外投資者大部分都是機構投資者,它們大都以基本面驅動作為自己的投資理念。

在資金流入的同時,外資對於特定行業也展現出一些偏好。施斌表示,在老齡化的趨勢下,養老、醫療等產業將獲益。此外,中國有很多與跟互聯網相關的行業技術領先於全球。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