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標準進化至3.4版本 網友:這一點不改就不考慮了

最近SATA標準化組織SATA-IO發佈了最新的SATA3.4規範,修訂主要增加了3個有關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方面的改進,包括持久/有序寫入通知,帶外溫度監測和規範Device Sleep時序。

SATA標準進化至3.4版本 網友:這一點不改就不考慮了

持久/有序寫入通知:

這個名詞讀起來有些怪異,不過如果你知道Trim指令也叫刪除通知的話,大約就能理解它的涵義了。持久/有序寫入通知提供了一個通知固態硬盤將指定範圍的數據實際寫入到閃存的方法。

固態硬盤通過DRAM寫入緩存來提升性能,但DRAM緩存屬易失性存儲,意外斷電會導致數據丟失。只對關鍵數據的寫入使用"持久/有序寫入通知"取代對DRAM緩存的整體清空,可以在不影響整體性能的情況下確保重要寫入操作的可靠性,改善重負載寫入下SATA固態硬盤的性能表現。

SATA標準進化至3.4版本 網友:這一點不改就不考慮了

帶外溫度監測:

提供溫度數據是再普通不過的SMART基礎功能,但是通過SCSI指令獲取SATA硬盤的溫度讀數,會打斷數據傳輸過程,對重負載存取中的硬盤性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SATA3.4中提出的帶外溫度監測使用了SNIA組織的SFF-8609標準,應用獨立於數據傳輸通道的帶外通信方式,可以在不影響SATA硬盤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監測硬盤溫度信息。

SATA標準進化至3.4版本 網友:這一點不改就不考慮了

帶外管理的理念在於通過不同於數據傳輸的物理通道傳送管理控制信息,這個功能對於家用硬盤來說意義不大,但對於企業級應用卻有很大幫助。

規範Device Sleep時序:

利用SATA電源線中閒置的3.3V供電改做信號線,Device Sleep可提供比傳統SATA LPM節能中Slumber狀態更低的功耗。深度睡眠往往容易帶來兼容性問題(喚醒失敗掉盤等),SATA3.4標準中提供了額外的規範定義,以便增強不同製造商產品之間的兼容性表現。

SATA標準進化至3.4版本 網友:這一點不改就不考慮了

看完新標準的變化,不少電腦玩家會比較失望,說好的性能提升只是降低了企業級高負載下的性能衰減,可靠性方面的改善跟家用PC關係不大。沒有傳輸帶寬上的翻倍和針對AHCI協議的根本性變革,玩家是不會買賬的,配備HMB主機內存緩衝特性的低成本NVMe固態硬盤會繼續侵蝕SATA接口的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