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一眨眼,又到端午節了,我們北京習慣稱它為粽子節,雖然有些直白,但是一想到這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粽子,還是非常開心的!特別是對上學上班的人來說,這一天就意味著可以放假,可以嗨皮,可以睡懶覺…… 對於商家來說,所有的節日都是黃金假日。所以不管對於,我們都可以找個藉口快樂一下。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而生的,所以這一天不能說“端午快樂”,要問候“端午安康”。嗯哼,可能歷史的悲傷氣息越來越淡了,端午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唄。如我前面所說,各人的理解不同,獲得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小時候的粽子都是媽媽包的,也不過是應應景,包20來個。那時的生活質量沒有現在這麼好,北京的粽子也基本上放小紅棗、紅豆沙,或者蜜餞什麼的。我小時不愛吃粽子,粘粘乎乎覺得不利索,所以我都是把裡面的棗和豆沙給啃著吃了,剩下的白糯米沒滋沒味的,媽媽和爸爸會吃掉,或者放在餅鐺裡用少許油給煎得微微焦黃,然後蘸著白糖吃。所以,粽子在我印象中並不是多麼好吃的食物。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慢慢長大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喜歡,而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也更因其濃厚的歷史背景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特別是嫁了江西老公之後,粽子已經不是節日裡才吃到的食物了,也不只是甜味的了,他家那邊的粽子是鹹味的,這讓我豁然開朗。原來粽子還可以做出這麼豐富的口味,也能做得如此漂亮啊!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鹹味的粽子在我隨後的文章中來分享,不光是粽子,更有濃濃的親情在裡面。今兒個我來分享這一款小巧秀氣的蜜豆錐子粽。叫它錐子粽,完全是因為它細細長長的模樣。容量不大,但吃一個剛剛好,既解了饞應了節日景,還不會吃得太多而讓減肥的人有負罪感!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包好的錐子粽送了一位朋友,我很開心他能喜歡,於是有下面的小對話。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蜜豆錐子粽】

材料:圓粒糯米800克,蜜豆500克,涼水適量,粽子葉、小繩、剪刀、高壓鍋

製作過程:

1. 個人覺得圓粒糯米比長粒糯米更加粘糯,清洗乾淨後用涼水泡4個小時左右,待米粒吸足水後可使用,泡米的水如果有太多富餘,別浪費,熬粥燜飯都不錯;(此處缺少一張糯米蜜豆圖,自行想像一下吧);幹粽子葉清洗乾淨,泡涼水中浸泡至少3個小時才好用;將有硬梗的一邊剪掉;

2. 兩邊對摺一轉,成一個豎著的小錐子形,(本來是錄了小視頻的,能清楚看到製作過程,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蘋果手機的原因,在我手機上只有聲音無畫面,所以無法保存視頻更無法上傳到了);

3. 放一根筷子在錐形筒中,先舀一小勺糯米,用筷子扎瓷實,再將筷子取出;

4. 蜜豆和糯米混合均勻後舀入錐形筒中,離葉子最高處留半公分距離,再用勺子將米粒壓結實;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5. 用拇指和食指卡住粗的一面,向內捏,形成兩個小耳朵,離你近的這一面保持尖狀;

6. 將上面的葉子蓋下來,那麼兩邊的小耳朵就會順勢折下來,形成一個摺痕,也就不會讓頂部的糯米蜜豆漏出來了;同時將表面捏成三角形,等腰或者等邊三角形就看錐子筒的大小粗細了;

7. 用小繩繞幾圈,綁結實即可;

8. 包好的粽子可以直接放在盛了涼水的高壓鍋中,也可以放在一個水盆裡泡著;

9. 全部的粽子包好後,碼放在盛了涼水的高壓鍋內膽中,用煲湯檔或者牛蹄筋檔煮1個小時左右,如果沒有高壓鍋,用煮鍋或者電飯煲,時間要略長些,儘可能讓粽子們都能浸泡在水中,這樣吃起來米粒會更糯、不硬芯。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製作小技巧:

1. 粽子葉我用的是幹葉,需要清洗後泡涼水中,一定要泡得足夠充分,這樣葉片都會硬挺有彈性,有的粽子太薄太軟,而且有些脆、碎,所以包這種錐子粽儘可能選擇大片硬挺的;

2. 糯米也叫江米,用圓粒長粒都可以,但我個人更喜歡北方的圓粒糯米,又香又糯;蜜豆是買的現成的;糯米和蜜豆的比例隨自己的喜歡來調整;

3. 高壓鍋用時短,不著急用鍋可以煮好後在湯裡泡到手溫時再取出;用普通的煮鍋或者電飯煲,時間要長一些,糯米才軟糯好吃。

第一次包錐子粽就成功了,香甜軟糯又小巧,家人喜歡朋友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