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志願填報,預測2018高考報考新變化

怎樣選學校、選專業?如何提高被錄取機會?今天重點為考生家長解答這個問題。

怎樣根據成績選志願

實際填報哪所學校要因人而異,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和技巧。各省已實行平行志願多年,分數線扁平化,院校招生位次的分層比較明顯,對考生來說位次更具參考價值。首先根據自己的位次,參考近兩年高校在省內錄取位次情況,圈定目標學校範圍。然後深入瞭解學校專業信息,結合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範圍。最後根據自己的成績和位次,諮詢目標院校招生部門,確認錄取概率。從成績公佈到填報結束時間很短,如果此前進行了估分並圈定範圍,就能有條不紊填報志願。但如果此前未做任何“功課”,想短短几天確定志願肯定比較困難。

如何提高被錄取機會

怎樣填報志願,才能提高被院校錄取的機會,首先要考慮服從專業調劑。平行志願每所院校設“願錄取到其他專業”的服從調劑表態欄,投檔到所報學校後,如果考生沒有達到所選專業的分數要求,又不選擇服從調劑,就會被退檔;反之,只要服從調劑,一旦提檔就不會退。其次是填報志願要分層次,同一批次的志願之間拉開梯度,採取“衝一衝、穩一穩”。五個院校志願中,A、B、C志願可以“衝一衝”,選擇理想的院校;C、D兩個志願“穩一穩”,選擇與自己成績和位次相當的學校;專業志願同樣遵循這一原則。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糾結,學校和專業優先選哪個?分數特別高的考生一定要先選學校;對於成績不是特別高的考生,在學校層次相當的情況下,考慮專業;一本壓線考生首先考慮自己的規劃要點,如果重學校就要接受工科專業和比較艱苦的專業。這種情況要上一本院校,沒必要為專業而滑到二本。簡單來說一本壓線男生可適當考慮一本院校。一本壓線女生可以重點考慮二本的優勢專業。對於糾結的考生,不要只盯著高校的王牌專業。現在高校都在向綜合性發展,根據社會需求,圍繞主幹專業設置了一些附屬專業,以支撐學科體系發展。很多專業都是同類和相似的專業,按照分支關係可以重點考慮這些兄弟專業和子母專業。這些附屬專業分數沒那麼高,但社會認可度和需求量都比較好,很值得分數不是特別高的考生考慮。

選專業並非一成不變

現在很多高校都為考生提供了二次選專業,或者輔修第二學位的機會。雖然高考填報專業很重要,但即使沒被錄入理想的專業,只要自己努力,仍有重新調整的機會。

據瞭解包括西安交通大學在內,很多新生剛入校後,一些專業將進行校內選拔,通過選拔的同學即可轉到相應專業。大一第二學期還有一次全校性的轉專業機會,只要學生通過考核,獲得轉出和轉入學院的批准,就能轉到相應專業。轉專業的比例最高可達20%。

留意專業新變化趨勢

按照目前收到校招生辦老師信息提醒各位考生,今年要仔細查看招生計劃和專業說明,還要通過專業新變化把握髮展趨勢。很多學校新增了不少專業,和更換了專業和學校的代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