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光防雷:併購華通機電獲批 業績迎來上升期

6月22日晚間,中光防雷發佈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華通機電100%股權事項獲得證監會核准批覆,這也即意味著其籌劃一年餘併購重組正式落定。

而隨著華通機電的併入,公司“5G通信+軍工+高鐵+新能源”四輪驅動格局全面形成,公司業績也將迎來上升期。

軍工行業佈局全面落地

對於中光防雷而言,此次併購華通機電較為坎坷,其在2017年4月就開始籌劃,期間波折較多,但最終還是獲得證監會核准,軍工行業佈局全面落地。

根據公告,中光防雷擬採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王曙光、王金霞、谷實投資、久盈諮詢和同舟諮詢購買其持有的華通機電100%股權,交易作價5.5億元。其中,現金對價1.65億元,股票對價3.85億元,公司以29.13元/股向交易對方王曙光發行8,855,132股,向王金霞發行1,718,159股,向谷實投資發行1,321,661股,向同舟諮詢發行660,830股,向久盈諮詢發行660,830股,共計發行1321.66萬股。

而交易對方承諾,在業績承諾期2017-2020年華通機電實現的淨利潤總額不低於人民幣(下同)20400萬元,且2017年度淨利潤不低於2400萬元,2017年和2018年度累計淨利潤不低於6400萬元,2017-2019年度累計淨利潤不低於12400萬元,2017-2020年度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20400萬元。可以看到的是,2017年華通機電實現營業收入7625.08萬元,淨利潤2454.47萬元,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

公司方面表示,華通機電是專業從事武器裝備及配套產品和軍用電子產品兩大類軍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軍工產品供應商,通過併購重組,中光防雷不僅可以利用華通機電軍工領域客戶拓展軍工行業的防雷業務,還能拓展武器裝備及配套產品和軍用電子產品領域的業務,優化上市公司的業務結構,進一步開拓利潤來源。

5G通信箭在弦上

事實上,併購華通科技並不是中光防雷上市後第一次重組了。公司在2015年上市後就不斷外延擴張,不斷拓展軍工、高鐵、新能源等領域市場,至併購華通機電落定,基本建立起了“5G通信+軍工+高鐵+新能源”四輪驅動格局,業績也有望在2018年實現好轉。

2017年初,中光防雷完成對鐵創科技的併購,後者專業從事軌道交通行業防雷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以及鐵路行業綜合防雷工程設計與施工,正式切入軌道交通行業。且鐵創科技在今年一季度納入公司合併報表,一季度公司營收淨利均實現雙增。

公司董事長王雪穎此前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通過上市後兩年多時間的業務拓展與併購合作佈局,可以預見2018年公司經營業績將會呈現上升態勢,且呈現出多板塊佈局。

業績是股價支撐

“近期多家公司股票出現閃崩,請介紹一下公司是否存在股價閃崩的因素?”近來的A股市場十分低迷,個股更是跌跌不休,中光防雷也未能倖免,於是機構在調研中就提及了這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對此,中光防雷回覆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無股權質押;前十大股東無信託、資管計劃;公司控股股東體系及實際控制人無大額對外投資;公司資產負債率超低,且無抵押公司資產向銀行融資;公司主要客戶實力雄厚,應收賬款存在壞賬可能性較小;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光防雷、鐵創科技、凡維泰科技)都屬於高新技術企業,均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另外,中光防雷深知,股價能否穩定健康發展,終究要靠業績支撐。公司表示,“一方面,公司目前推進的華通機電併購,現已順利過會,公司的軍工平臺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軍民深度融合戰略,同時實現公司的利潤增長。另一方面,公司子公司鐵創科技業務發展態勢良好。2018年鐵創科技和華通機電的業績承諾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600萬,2019年業績承諾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8200萬元,母公司的業績在5G時代也有望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