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天津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裡的故事

“從小我父母就吸毒,他們吸的是海洛因。上初中後,有一個不錯的朋友說‘溜冰’可以減肥,我就慢慢接觸上了冰毒。”15歲就染上毒品的李小雨說。

在天津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裡,李小雨已經強制隔離戒毒了兩年。期間,她的母親也曾在此強戒,母女二人在強戒所裡一起度過了兩個春節。如今媽媽提前走出戒毒所,小雨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新生活的信心,期待著下個月即將到來的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同小雨一樣,在此強戒的每名戒毒人員都有著自己的曲折故事。

獨家|天津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裡的故事

不解身世的她“溜冰”麻醉自我

走出戒毒所,小雨擁抱的是家庭的呵護和未來的憧憬,然而這樣的生活對戒毒人員劉麗來說,或許有些奢侈。

38歲的劉麗在婚姻存續7年後離了婚,離婚沒有給劉麗帶來多少衝擊,非父母親生的身世卻成為讓她搖搖欲墜的導火線。“剛開始知道以為是個玩笑,因為這麼多年養父母一直對我很好,沒感到自己不是親生的。”劉麗說。

離婚後的劉麗結交了男朋友,但是男朋友和其兄弟均吸毒,這也為劉麗染上毒品帶來直接影響。那段時間劉麗曾想找尋親生父母,但又害怕養父母擔心,為了解脫煩惱、麻醉自己,劉麗嘗試了冰毒,“概念裡就認為白粉、海洛因是毒品,冰毒不是毒品,所以就嘗試了一些。”

從2015年首次社區戒毒、拘留了15天,到兩年後偶遇做販賣毒品生意的朋友,走上覆吸之路,毒品像是給劉麗來了個“回馬槍”。

強制隔離戒毒一年來,劉麗與養父母斷了聯繫。養父母優越的家庭條件也讓劉麗擔心出去後能否接受她曾吸毒的事實。“我出去後,就快四十了,如果我的養父母因為我吸毒不要我了,我覺得我就舉目無相親了……最起碼找個人結婚吧,有個家庭……”

無兒無女的劉麗哽咽了,面對若即若離的親情,劉麗心裡尚存一絲希望。“出去後,要擺脫毒品就必須離開這個圈子,不然遇到煩心事又會給自己找藉口,慢慢地意志就會再次瓦解。人要知恩圖報,我會爭取養父母的原諒。”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毒賭”兩全

小美說起話來,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嘴角旁的酒窩顯得那般恬靜安然。這位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讓人想不到既吸毒又賭博。

大學畢業後的小美沒有像正常學生一樣參加實習找工作,而是從東北老家來到天津,在一家KTV裡做著陪酒的工作。因同事推薦冰毒能減肥還能解酒,好奇心和僥倖心理的驅使讓小美染上了毒品。

“吸毒後眼睛發直,注意力不集中。也想停吸,但停吸後就沒有精氣神,起不來睡不醒的。”小美說。

吸毒讓小美變得興奮,有時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染上毒癮的小美后來開始了網上賭博,月薪3萬的她曾一小時揮霍6萬元卻渾然不知。

“我還有一年零四個月能出去,出去以後做點小生意。”小美盤算著出去後的打算,“打心眼兒裡不想吸了,沒嘛好的,出去以後也不跟他們接觸了。”

獨家|天津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裡的故事

那麼,該如何抵禦毒品的誘惑?天津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二大隊隊長夏春利表示,家庭、學校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授傳遞正能量。孩子自身也要增強抵禦誘惑的能力,培養建立健康的朋友圈。此外,社會環境也十分重要,增強打擊毒品販賣的力度,制止毒品氾濫應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家庭比毒品更重要,想要嘗試前先冷靜地想一下自己的家和親人。”小雨在採訪最後道出了來自親身經歷的忠告。(文中李小雨、劉麗、小美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