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低垂。

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度江水。

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侶夢違。

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這首詩的名字叫《雙燕離》。這不是一首單純的詩詞,伴隨著它的,還有一個讓人肝腸寸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張玉娘。

宋代是一個出才女的時代。翻開宋詞集,你就會發現,宋代女詞人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令人嘆惋的愛情故事,每一個都能擊中你的心魄,擊中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李清照形影相弔,人比黃花瘦;朱淑真所嫁非人,病怯羅衣薄;而張玉娘,年僅二十八歲就殉情而死的張玉娘,她對愛情的忠貞,更是讓人痛徹心扉,潸然淚下。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翻開《蘭雪集》,一起走近這位被人們遺忘了很長時間的女詞人,曾經與李清照齊名的女詞人。

兩情相悅:不帶春風兒女花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出生於浙江松陽西屏。這是一個坐落在山區裡的盆地,帶著江南山區特有的秀美,又帶著江南水鄉特有的溫婉。也許是得了山川的靈秀之氣,張玉娘自幼就博學多才,甚至超越了很多讀書經年的鬚眉男子。順口提一句,那是宋朝,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並不流行,大戶人家的女兒,讀書識字是正常的,但是要讀得好,那就需要幾分天賦了。

張玉娘出身書香門第,祖輩都是做官的。無巧不成書,她有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表哥,名叫沈佺。沈家也是書香世家,祖上沈晦,還曾經是宋徽宗時代的狀元郎;沈佺的祖父是文天祥的同榜進士,正做著官呢。

兩家門當戶對也罷了,難得的是,張家的女兒有才華,沈家的兒郎也有學識。沈佺自幼聰慧敏捷,才華過人,凡事見到沈佺的人,都難免要讚歎一番;張玉孃的聰慧,更是讓人讚美。即便是用外人的眼光來看,這對少年男女,正是般配無比。

張玉娘與沈佺兩人自幼一起長大。當孩提時期不懂事的時候,兩人在一起無憂無慮的玩耍;當略略長大一點的時候,兩人則是在一起讀書,互相督促或者說是互相競賽;再等大一點,情竇初開的時候,兩人已經將對方的面影深深的鐫刻進自己的心底。

你的心底住著一個我,我的心底住著一個你。

他們也許會偷偷的在丫鬟小廝的安排下私會,也許不用。因為兩家人都很歡喜的看著這個場面,因為兩家人已經達成了一個默契。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兒,本來就是天定的好姻緣呢……兩人的感情越好,家裡的人越加歡喜。

張玉娘十五歲的那年,水到渠成了。張家沈家為他們定下了親事。張玉娘與沈佺的感情,終於算是走到了明面上。

不過了,愛情到底是私密的事兒,我相信,即便是公開的秘密了,兩人一定也有私會的情節。私會的地點,也許選在一個西屏鎮的後山,也許選在松陰溪的長堤之上。周圍的背景,也許是山花爛漫,也許是垂柳依依。少年男女,也許手拉著手一起漫步,也許很羞澀的隔了超越一尺的距離。

不過少年男女的眉梢眼角,一定都帶著溫柔的笑意,盈盈的眼神,映射著江南的春光。春風輕輕吹拂著少年男女的衣襟,也悄悄帶走少年男女溫柔的對話。

這是何等美麗的畫面,可惜羞澀的張玉娘,不曾多用筆墨來描繪那等私密的場景。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那時的張玉娘,養了一隻鸚鵡,很是聰慧;身邊又跟著兩個聰明伶俐的丫鬟,一個名叫霜娥,一個名叫紫娥,全都是極聰明能詩文的。張玉娘將他們命名為“閨房三清”,話裡話外透著得意勁兒。

對於那時的張玉娘來說,生活之中沒有不如意的地方。未婚夫是自己的愛人,才華出眾;自己的家世,在松陽一地也屬於一流;自己的父母親人,對自己也是寵愛有加;就連自己的寵物自己的丫鬟,也比其他人的高出一等。

能不如意麼?

所以那時的張玉娘無憂無慮,眼睛裡全是燦爛的陽光。在詩裡,在詞裡,她甚至不屑於普通花季少年男女的“為賦新詞強說愁”,請看這首《如夢令戲和李易安》:

門外車馳馬驟,繡閣猶醺春酒。

頓覺翠衾寒,人在枕邊如舊。

知否,知否?何事黃花俱瘦。

門外一片喧譁,車馬奔馳;繡樓之中,靜謐安詳,甜美的就像是燻了春酒。閒散的少女慵慵懶懶的起床,“人在枕邊如舊”——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的不知年華易逝的少女形象。“知否知否,何事黃花俱瘦”兩句,是對李清照的反詰,也是對自己幸福的寫照——生活是那麼美好,哪裡有那麼多傷春悲秋的情感?

少女的天真爛漫,可見一斑。

在那樣美麗的日子裡,張玉娘寫了很多有關愛情的詩詞。在《蘭雪集》裡就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據說她曾將自己的愛情繡進了香囊,贈送給未婚夫,並且在香囊上繡了一首詩:

珍重天孫剪紫霞,沉香羞認舊繁華。

紉蘭獨抱靈均操,不帶春風兒女花。

香囊是古代青年男女之間最常用的愛情信物,在香囊之上,張玉娘毫不羞澀的寫下自己的愛情宣言:不需要多少繁華富貴,讓我們將我們的感情鄭重珍藏;我們的感情就像是幽蘭一樣高潔,與尋常的春風兒女完全不同——

“不帶春風兒女花”——多麼美麗的句子,多麼美麗的人兒,多麼美麗的情感。

如果這就是故事的結局,那麼……將多麼美好。

父親悔婚: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如果張玉娘與沈佺訂婚之後順利成親,然後和和美美倖幸福福的過了一輩子——那樣的話,即便張玉娘留下了很多詩詞,張玉孃的名字也不見得能流傳到八百年之後。

非常殘忍,但是詩人不幸詩家幸,卻是一個大家都公認的公理。

張玉娘喜滋滋的等待著成親的日子,對於未來,她有著非常美麗的幻想。

可是幸福的日子並不長久。

很突然的,沈家敗落了。敗落的原因,現在我們已經不清楚。但是很顯然,這個“敗落”的過程並非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張玉娘與沈佺十五歲訂婚,按照宋代的習俗,十五歲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按照習俗,訂婚之後,就該籌備婚禮了。如果“敗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麼應該不會影響到張玉孃的婚姻。但是訂婚之後卻沒有婚禮。這說明,沈家的敗落非常突然,很可能是因為政治鬥爭的緣故。

沈家敗落了,而曾經寄託了整個沈家希望的沈佺,卻是心灰意冷,對科舉功名再也不感興趣。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玉孃的父親開始後悔了。

女兒是自己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現在卻要嫁給沈家,過鄉下夫婦才過的那種辛苦日子?這個女婿,之前看著才華也算出眾,但是現在,竟然沒有上進的心思?既然沒有上進的心思,那我女兒怎麼可以嫁給你?

於是父親對女兒說:女兒啊,我與你商量個事兒。你看沈家已經成了這般模樣了,我怎麼捨得你嫁過去?咱們與沈家商量商量,我給你另外選個夫婿可好?

一個霹靂在張玉孃的頭頂上炸響,張玉娘幾乎站立不穩,她看著父親,面前的父親是那般的慈愛,眉梢眼角都是小心翼翼的笑容;面前的父親又是那樣的殘忍,話裡的意思竟然不給張玉娘任何希望。

張玉娘眼角里含著淚:父親!沈家也是我們的親戚,難道你不怕別人笑話咱們嫌貧愛富不守信義嗎?

父親笑了:玉娘!你還是孩子氣呢。沈家已經落魄成這個模樣了,你又是全松陽最出名的才女;我真的將你嫁給沈家,人家才會笑話呢!

張玉娘說:父親!您也是看著沈佺長大的,您現在要與他退親,你這叫落井下石,您不怕他不高興出什麼事兒?

父親繼續笑:孩兒啊,他也有自知之明的,他家已經敗落成這般模樣了,也娶不起你了。他早就有思想準備了,你這麼擔心他做啥?

父親笑著反駁女兒的話,又給女兒看長長的名單:孩兒啊,你看,父親才漏出一點口風,前來試探消息的人已經排著長長的隊伍了。你看看……你等著父親給你選一個夫婿,定然不比沈佺差……

張玉娘抬起頭,看著父親,目光堅定:父親,我就想要嫁給沈佺。

父親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說了半天,張玉娘竟然是這樣一個態度,於是不覺就發怒了:我是為了你著想,你不要不知好歹!這事兒我說了算,等你以後,就知道感謝我!

張玉娘沒有再說話,走到桌子邊上,提起筆,寫下了一首新詩,這首詩就是我們開頭曾經提過的《雙燕離》:

白楊花發春正美,黃鵠簾低垂。

燕子雙去復雙來,將雛成舊壘。

秋風忽夜起,相呼渡江水。

風高江浪危,拆散東西飛。

紅徑紫陌芳情斷,朱戶瓊窗侶夢違。

憔悴衛佳人,年年愁獨歸。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正是春天最好的季節,白楊樹花開了,楊絮漫天飛舞;成雙成對的天鵝就在低垂的簾幕外面嬉戲。成雙成對的燕子,離開了又一起回來,帶著孩子,住進了舊日的巢壘。這是第一幅場景,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渲染了燕子雙飛的美好情景——這也是自己與沈佺兩情相悅的美好景象啊,誰都希望這樣的場景能天長地久!

可是這樣的美好的情景卻不長久。黑夜裡,颯颯的秋風卷地而來,這個巢穴不能再居住。於是兩隻燕子互相呼喚著,一起渡過長江,往南飛翔。可是沒有想到風高浪大,竟然將燕子拆散,讓他們東西分離!父親,您就是那最殘忍的秋風啊,您要將我們生生的拆散!

後面兩句描畫分離後的淒涼情景。開滿紅花與紫花的道路上,再也不通愛人的消息;漆紅的大門雕花的窗戶前,有關愛侶的夢境已經好久不曾前來。這既是寫燕子,也是寫自己。淒涼的畫面,讓人黯然神傷。

最後兩句,用了衛夫人的典故,說明了自己的決心。衛夫人是齊侯的女兒,嫁到衛國,剛剛到了衛國的城門,丈夫就死了。人家要她回去,她不肯;人家向她求婚,她不答應,回答說: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堅持不改嫁。

衛夫人這種堅持或者只是一種來自封建禮教的愚昧,但是張玉娘卻用這個典故表決了自己為愛情堅守的決心——她告訴父親:即便你退了婚,我也絕對不嫁別人!

看著這首詩,父親沉默了。片刻之後才說道:你要想明白!這可是你的終身大事!

張玉娘咬牙,說道:我自己的事兒,我自己選擇,我不後悔!

父親甩手而去。

退親的事兒,暫時沒有人提起。但是張玉娘臉上的笑容卻被凍結了,她的生命,一下子從春天步入了秋天,冰冷的寒霜,將一切生命力凍結。

兩個丫鬟進出閨房,步履輕輕。那隻聰慧的鸚鵡,也不敢高聲言語。

為愛別離:愁結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張玉孃的年紀漸漸大了。

成親的事兒,沒有人再提起。退親的事兒,也沒有人再度提起。似乎是所有的人都將張玉娘與沈佺這對未婚夫妻給忘記了,只是想著拖延過日子。

但是張玉娘不肯放棄,沈佺也振作起精神。沈家的媒人再度跨進張家大宅門,對著臉上陰沉的能擰出水來的張父,陪著笑臉,小心翼翼的說明來意:兩家的兒女都不小了,您看,這婚事能不能找個日子辦了?

張玉孃的父親臉上沒有半點笑容:成親?好啊。我張家嫁女兒,嫁妝不會少,但是你沈家的聘禮,也不能少了。咱們按著臨安城裡品官之家嫁女兒的規矩來!

媒人一時竟然說不出話來。大戶人家舉辦一次婚禮花費不菲,沈家哪裡還能拿出這麼多錢出來?

張玉孃的父親看著媒人,硬邦邦的甩下了一句話:

我張家的女兒,絕對不能嫁給一個白身!要娶我的女兒,除非女婿乘龍!

也就是說,除非沈佺考中進士,這門婚事,你就別想!

媒人只能悻悻而去。丫鬟悄悄的前往沈家,將沈佺約了出來。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再度相見的情景,是極度淒涼的。玉孃的面影依然年輕,但是眉梢眼角,卻是多了許多愁苦;沈佺的身材也依然挺拔,但是眼睛之中,卻是多了許多滄桑。

他們見面的時候也許在笑,但是周圍的背景,必定是憔悴的。或者是落紅滿地輕旋舞,或者是楊花漫漫攪天飛,眼角的淚水,必定將兩人的眼眶慢慢的浸溼,然後落在面前的泥地上。

張玉娘說:為了我們的未來,你要去參加科考。

沈佺說:為了我們的將來,我要去參加科考。即便我不歡喜,我也要去參加科考。

張玉娘用力的點頭,說道:你考上進士,我們就成親。

沈佺說:好,我考上進士之後,我們就成親。

女兒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男兒身上,而男兒必須將兩人所有的希望都承擔起來。雖然看破了官場爭鬥,雖然厭倦了功名利祿,但是為了愛情,什麼都可以放棄——也必須放棄。

沈佺回家,埋頭苦讀。

張玉娘二十二歲的那一年,沈佺前往京師,參加科考。那是比現代高考殘酷百倍千倍的古代公務員考試,三年一次,全國才錄取兩三百人。

沈佺必須去參加考試了,否則他的愛人就要開始衰老。在十五六歲成親是常態的宋代,女性一旦過了十八歲,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姑娘。沈佺不能再耽擱了,為了愛情,他必須前去拼殺。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在楊柳依依的背景裡,張玉娘與沈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張玉娘有很多話要吩咐,但是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沈佺也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也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很久,張玉娘才輕輕叮囑:你要好好兒的。

沈佺點頭:我一定好好兒的。

沈佺終於轉身遠去,他的身影,消失在古道那長長的秋草裡。瘦削的身影,竟然帶著荊軻刺秦的悲壯與滄桑。

依靠著大樹站著,張玉娘已經淚流滿頰。乖巧的丫鬟輕聲細語的安慰:小姐,不傷心了,等好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就是你與姑爺的好日子到了!

張玉娘噙著眼淚笑著說道:是的,我不傷心,等他的好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就是我與他的好日子到了。他的才華本來就出眾,又苦讀了這麼長的時間,他一定能一舉奪魁……我有信心。

臉上雖然笑著,眼淚卻是情不自禁的落下。

《蘭雪集》裡存下了這一次別離時候張玉娘給丈夫的贈詩,題目就叫《古別離》: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

去去不復返,古道生秋草。

迢遞山河長,縹緲音書杳。

愁結雨冥冥,情深天浩浩。

人云松菊荒,不言桃李好。

淡泊羅衣裳,容顏萎枯槁。

不見鏡中人,愁向鏡中老。

拿著酒杯酒壺上了橋樑,在這古道上送你遠去。想著你一去之後,不知何時才能回來?這古道之上,萋萋的秋草將會把道路填滿,就像是寂寞將我的心填滿一樣!山河路遠,書信渺渺,我的愁緒將如連綿的秋雨,我的深情就像是這浩浩的無際長天。離別之後,我的容顏將一寸一寸的衰老,我不會再給自己穿上鮮豔的衣裳;我不會再照鏡子,因為擔心看到鏡子裡憔悴的容顏漸漸衰老……

深情而直白的古風,將張玉娘那熾熱而濃烈的愛情毫不遮掩的表露;醇香的酒,醇香的詩,醇香的愛情,一起捧出,奉獻給我的愛人。

只是那種醇香裡,總是難免包含著一種苦澀。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在《蘭雪集》裡,最多的就是別離詞。在沈佺走後幾個月裡,張玉娘寫了大量的詩詞,來抒寫對丈夫的思念,來抒寫自己心中的不安。例如寫得頗有《詩經》餘風的《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遠道。

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採苦採苦,于山之南。

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

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

朝雲暮雨心來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山之高》一直被很多人認為的張玉娘寫得最好的代表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種感情,真摯而濃烈的愛情打動了人的心。元代詩人虞伯生對這三章讚賞有加,認為即便是《詩經》裡的《卷耳》《草蟲》也不能超過它。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山高月小,乃是起興。遙望遠山,遙望明月,於是思緒紛飛。我所思念的人兒啊,他在極遙遠的地方。一天沒有看見他了,我的心裡裝滿了憂愁。對於愛人的思念,張玉娘向來不加掩飾;就如同《詩經》裡那些為愛情奮勇抗爭的少女,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

採苦採苦,在山的南邊——這兩句,其實也是一種起興。想來作為大家閨秀的張玉娘,是沒有多少機會跑到山的南邊去“採苦”的。《詩經》裡有《關雎》,有《卷耳》,都有女主人公採野菜的描寫,估計是受了那些影響,咱們暫且忽略;值得重視的是後面兩句:“忡忡憂心,其何以堪”——這樣的分別,我深重的憂愁啊,又怎麼能承受?直抒胸臆,那種感情,雖然直白卻無比美麗!

最讓人感動的是第三章。這是一曲愛情的宣言!你的心就像金石一樣堅硬,我堅守我的如同冰雪一樣的貞潔。金石是如此的堅硬,不會輕易改變,就像是你我對愛情的堅守;冰雪是那樣的清澈純潔,沒有絲毫的雜質,就像是你我對愛情的忠貞。兩個比喻斬釘截鐵,所以後人讀到這兩句,忍不住都要讚歎一聲:“真貞女也!”

我們打算結成百年愛侶,卻不想一朝分離。於是我的心伴隨著早上的雲,傍晚的雨跟隨著你來來去去,相隔千里,將相思之情,寄託給那輪明月。明月皎皎,我心也皎皎!

玉娘還寫了一首《玉蝴蝶·離情》

極目天空樹遠,春山蹙損,倚遍雕闌。翠竹參差聲戛,環佩珊珊。雪肌香、荊山玉瑩,蟬鬢亂、巫峽雲寒。拭啼痕。鏡光羞照,孤負青鸞。

何時星前月下,重將清冷,細與溫存。薊燕秋勁,玉郎應未整歸鞍。數新鴻、欲傳佳信,閣兔毫、難寫悲酸。到黃昏。敗荷疏雨,幾度銷魂。

開頭先寫女主人公憑欄遠眺。眉頭緊緊皺著,倚靠著欄杆,聽見遠處的翠竹聲音沙沙作響,聽見丫鬟們走路環佩珊珊。雪膚花貌應自傲,但是我卻無心整理,鬢髮散亂,啼痕斑斑。知道自己容顏憔悴,所以不敢照鏡子……

主人公為何如此憔悴?下闋寫了原因。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星前月下再度約會,將兩人分別時候的種種清冷,一言一語,細細訴說,細細溫存?起句看起來平淡,但是仔細讀下去,卻是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悲酸。並沒有提起現在有多少清冷,但是現在的清冷卻在“溫存”兩個字的對比之後,將讀者的心籠罩。一個“重”字,說明兩人的分離已經不是第一次,一個字已經描述出了這對戀人的坎坷情路。接下來是對情侶的猜測:現在秋風正猛烈,我的戀人,應該還沒有準備回家。盼著他回家,又不希望他回家——天氣寒冷,道路艱難,我擔心他旅途辛苦。

於是想寫信了。我數著天上新近飛過的大雁,想要託大雁將我的好消息傳遞給你;但是拿起筆來,卻是難寫心中的各種悲酸!一個“欲傳”,一個“難寫”,簡單的對比之下,那種悲酸就愈加的濃重,濃重成了一種灰暗的顏色,再也暈染不開。

最後兩句寫景,一倍的加深這種悲酸。先是時間:黃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黃昏時節,本來就是一個讓人愁苦的時間。然後是景物:敗荷。荷花也曾雍容華貴,也曾在夏日裡讓一個荷花池裝飾得富麗堂皇。但是現在已經到了深秋季節,殘荷已經落盡,荷葉也已經枯萎在枝頭。這等景象還不算,接下來是天氣:疏雨。雨打春花,讓人擔心海棠是否依舊;雨打芭蕉,讓人心懷憂傷;而李商隱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卻寫盡了人間的各種淒涼。張玉娘這一句,也是淒涼到了極點。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這種悽苦情調的句子,在《蘭雪集》之中比比皆是。

殿試高中:中路憐長別,無因復見聞

沈佺實現了張玉孃的希望。

沈佺的才華,的確不是蓋的;張玉孃的眼光,的確非常高明。

在這異常殘酷的科考中,沈佺過五關斬六將,在最後的殿試之中,他成為了榜眼——也就是說,全國第二名!

這個成績,足以拿去應對岳父的為難,足以風風光光的到張家去娶張玉娘了。

消息也飛快的傳回了松陽,兩個丫鬟忙向小姐道喜,張玉孃的臉上也帶著笑容。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張玉孃的苦難已經結束了,命運已經向她展開了笑臉——接下來就該穿嫁衣了,該夫妻團圓了,不是嗎?人人都向玉娘賀喜,人人都羨慕玉娘已經苦盡甘來,甚至在暗地裡嫉妒玉娘成為榜眼娘子的風光。

可是命運的殘忍就在於:它將一個希望送到張玉孃的面前,然後就在張玉娘那欣喜的目光裡,將那個希望揉成粉碎,再也沒有任何復原的希望。

消息再度傳來,沈佺生病了,他得了傷寒,已經命在垂危。

古代的醫療條件實在太差,而沈佺的身體素質,又實在太弱。也許是因為淋了一場雨,也許是因為在乍暖還寒時候沒有穿好衣服,也許是在病象初起的時候沒有及時吃藥,也許是殿試高中的時候大喜大悲沒有調控好情緒……病來如山倒。病去卻沒有任何希望!

得到消息,張玉娘驚呆了。含著眼淚,她立馬給沈佺寫信:你放心,這輩子咱們做不了夫妻,咱們下輩子也要做夫妻!生不能同枕,死後要同穴!我們生生世世是夫妻!

接到信的時候,沈佺已經到了彌留之際。見到了玉孃的信,灰暗的眼睛裡掠過了一絲光亮——

他支撐著起來,給張玉娘回贈了一首詩,這也是沈佺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一首詩,因為存留在《蘭雪集》裡才被人知曉:

隔水度仙妃,清絕雪爭飛。嬌花羞素質,秋月見寒輝。

高情春不染,心鏡塵難依。何當飲雲液,共跨雙鸞歸。

沈佺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可能痊癒,於是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與張玉娘在陰間團聚,與張玉娘能“共跨雙鸞歸”……送出了書信,他求告自己的父親:送我回家,我要活著見玉娘一面。

但是沈佺沒有見到張玉娘。他死在了路上。臨安到松陽,路途不算遙遠,但是山路非常顛簸。對於一個病入膏肓的人來說,他根本無法支撐。

我們相信,對於沈佺與張玉娘這對才子才女而言,詩詞唱和是極尋常的事情。但是歷史並沒有將那些美好的詩詞存留下來……只給我們留下這麼一首讓人心碎的斷腸曲。

霜花打蔫了幽蘭,疾風折斷了秀樹。

命運看不慣美好的事物,所以留給張玉孃的,全數是殘酷。

得到噩耗,張玉娘寫了一首悼亡詩,題目叫《哭沈生》:

中路憐長別,無因復見聞。願將今日意,化作陽臺雲。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本想與你做夫妻,不想半路就永別,從此之後再也不能相見。我希望將我今天的心意,化作高唐臺上的雲彩,與你在夢中相見。活著已經不能見面了,唯一的希望是在夢中!

又寫道:

仙郎久未歸,一歸笑春風。中途成永絕,翠袖染啼紅。悵恨生死別,夢魂還再逢。寶鏡照秋水,照此一寸衷。素情無所著,怨逐雙飛鴻。

郎君在外漂流已久,現在終於回家了,但是他回家了,卻是隨著春風遠去了,留給張玉娘一個單薄的背影。淚水拌著胭脂,染紅了翠袖,顏色的對比,讓人觸目驚心。生離死別讓人悵恨,只希望能在美夢之中再度重逢。明亮的鏡子能照亮我的秋水,也明鑑了我的衷腸;無休無止的愁怨沒有地方可以寄託,看見雙雙飛過的鳥兒,都要忍不住心懷悲酸。

雙飛的鳥兒掠出張玉孃的視野,無休無止的愁怨在張玉孃的心中翻飛。

從此之後,張玉孃的生命之中再也沒有笑容。

她的歡笑都已經消散,她的幸福已經被截斷在二十二歲之前。憂傷是最好的毒藥,它要殺害一個人,根本不需要任何聲息。

在此後的詩歌裡,張玉娘再也找不到任何喜悅。

她寫了《瑤琴怨》:

涼蟾吹浪羅衫溼,貪看無眠冬延立。欲將高調寄瑤琴,一聲絃斷霜風急。

鳳膠難煮令人傷,茫然背向西窗泣。寒機欲把相思織,織又不成心愈戚。

掩詠含羞下階看,仰見牛女隔河漢。天河雖隔牛女情,一年一度能相見。

獨此絃斷無續期,梧桐葉上不勝悲。抱琴曉對菱花鏡,重恨風從手上吹。

讀著這首詩,我們就發現,與尋常的詩歌不同,這首詩用了大量的仄聲韻腳,讓讀者也跟著玉孃的自述而聲氣哽咽。玉娘嫉妒牛郎織女啊——天河雖然隔斷了他們,但是他們卻畢竟一年一度能相見——但是我的愛人,卻已經天人永隔,琴絃已斷無續期!

笑容,永遠的被凍結了。張玉孃的生命,進入了冬天。

殉情而死: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

在沈佺身亡之後,張玉娘寫了很多詩詞。每一首都必須含著淚去閱讀,每一首都纏繞著女子那深沉的悲涼與絕望。

父親也終於有了一些悔意。他終於小心翼翼的與女兒說起:你年紀也漸漸大了。再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成親吧,孩子。我好好的給你選一個夫婿,絕對不遜於沈家兒郎。世界上好男兒還是很多的,你總是要過日子的。

張玉娘抬起眼睛,淚眼婆娑。她說:我不需要任何一個不遜於沈家郎的夫婿,我只要他一個。

父親含著淚說:你也守了好多年了。你也對得起他了。你也知道,你母親身子不好,她眼巴巴等著的,就是你成親的日子。你總不能讓我們兩個老人等不到那一天吧?

張玉娘含淚說道:如果不是因為父母親現在還健在,女兒恐怕早就追隨沈郎去了。父親,您不要逼迫女兒好不好?

父親不敢再說話了。選婿另嫁的事兒,再也沒有人提起。

父母像呵護著珍寶一樣呵護著自己的女兒,但是女兒那鮮活的生命已經死去,再好的甘露也無法將她滋潤。

韶華逝去,閨閣空寂。女兒漸漸老,閨房笑聲杳。

六年過去了,時間到了1276年,大宋滅亡的那一年。國家殘破,人民奔命,憔悴的玉娘,臉色愈加蒼白。

那天晚上,玉娘再度見到了沈佺。沈佺帶著溫和的笑容,看著玉娘,輕輕的說道:妹妹,請你不要忘記我們的盟約。

夢中的玉娘,泣不成聲。夢中醒來,她告訴自己身邊的丫鬟:我夢見沈郎了,他來提醒我,不要忘記當初那死亦同穴的約定。

兩個丫鬟含淚說道:小姐,這只是一個夢。

張玉娘說:這不是普通的夢……他來了,他等不及了,我知道的。

十多天後,張玉娘,一代才女張玉娘,絕食而死。

張玉娘死了,父親母親,老淚縱橫。

命已如此,又能怪誰?

張玉孃的父親再度走進了沈家。他說:我家玉娘,要與沈佺合葬。

沈家老父點頭,說道:正該如此。兩個孩子苦了一輩子……現在也該給他們舉辦一場婚禮了。

這場婚禮是冥婚。

喜慶的鼓樂敲打起來,大紅的嫁衣蓋在玉孃的身子上。臉上敷上胭脂水粉,頭上戴上鳳冠金環。

玉娘是新娘,只是新娘已經死去。

沈佺的墳墓被打開,張玉娘被放了進去。那時的張玉娘,虛歲二十八。她的形容雖然憔悴,但是與六年前分別的時候,變化應該不是很大。等候在奈何橋邊的沈佺,應該一眼就能認出自己摯愛的妻子。

生不能同寢,死後終於同穴。一生悽苦的張玉娘,此時應該含笑。

故事還有一個尾聲。當玉娘死後,她的丫鬟霜娥,抑鬱而死。另一個丫鬟紫娥不願獨活,於是也自殺了。而她曾經養的,那隻聰明伶俐的鸚鵡,常常學舌的鸚鵡,哀哀的哭泣著,也絕食而死。

家裡的人,將閨房三清都埋在玉孃的墓地邊上,讓他們陪伴著玉娘,一起到地老天荒。

從此,張玉孃的墳墓,又被人稱作鸚鵡冢。玉娘死後多年,前來弔唁的人們還是絡繹不絕。

他們弔唁的,不是一個才女,不是一段悽婉的愛情,更不是一段美麗的傳奇。他們所弔唁的,是一份足以光耀千古的忠貞。

又是一對錶哥與表妹悽婉愛情:女詞人張玉孃的忠貞傳奇光耀千古

寫到最後,我想要引用一下幼年時候背誦過的張玉娘詩作《王將軍墓》。王將軍叫王遠宜,是浙江松陽人。大宋滅亡,與元兵交戰,死在戰場之上。張玉娘為這位將軍寫了一首詩:

嶺上松如旗,扶疎鐵石姿。

下有烈士魂,上有青菟絲。

烈士節不改,青松色愈滋。

欲識烈士心,請看青松枝。

《蘭雪集》裡並沒有記載寫這首詩的時間,但是結合歷史事實和張玉孃的生平考慮,我們可以推斷,這應該是張玉娘臨死前不久的作品了。她用青松類比,讚頌了王將軍的忠貞與堅毅;而我們,讀著這首詩的時候,不但看到了一個堅貞不屈的將軍,也看到了一個堅貞不移的紅顏。

玉娘以青松比將軍,我用青松比玉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