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藥物可能會改變腦細胞的結構

迷幻藥物可能會改變腦細胞的結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迷幻藥物可能會導致神經元分支,樹突棘和突觸的增加。該圖像顯示用迷幻藥(彩虹色)處理的神經元與沒有迷幻藥處理(藍色)的神經元。

毫不奇怪,迷幻藥和迷幻藥等迷幻藥會改變大腦功能,導致藥物的“幻覺”效應和可能的幻覺。但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這些藥物還可以改變大腦,改變腦細胞的結構。

研究人員說,這項新研究是在實驗室盤中和動物體內的神經細胞上完成的,但如果這些發現在人類中也適用,那麼這些藥物對於某些情緒障礙患者可能會有驚人的益處。

這是因為,在抑鬱症,情緒和焦慮症患者中,高級研究作者,化學助理教授大衛奧爾森說,前額皮層中的神經元(大腦中用於控制情緒的重要部分)往往會萎縮。更重要的是,神經元分支上的分支和樹突棘(用於與其他神經元進行交流)也傾向於縮回,他說。

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的這項研究中,奧爾森及其團隊發現,精神病藥物增加神經元上樹枝和樹突棘的數量,並增加神經元之間的突觸數量或連接數量。

奧爾森說:“迷幻劑能夠實際改變神經元的結構,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腦]結構控制著功能。這意味著這些藥物可能有助於修復前額葉皮質中的大腦網絡,這些大腦網絡可能會在焦慮和抑鬱等情況下受到損害,他說。

為了研究這些神經元變化的影響,研究人員首先測試了各種迷幻藥物對皮氏培養皿中大鼠神經元的影響。他們發現,大多數這些藥物(包括LSD(麥角酰二乙胺)和搖頭丸(3,4-亞甲二氧基-N-甲基安非他明))都增加了大鼠神經元上的突觸,分支和樹突棘的數量。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給果蠅提供了迷幻劑,發現他們的神經元中的分支數量隨著藥物的增加而再次增加。

最後,研究人員給老鼠一種稱為DMT(N,N-二甲基色胺)的精神藥物。DMT是亞馬遜草藥茶ayahuasca的迷幻效果的化合物。研究人員發現,雖然藥物的作用持續時間不長 - 大部分藥物在數小時內從大鼠系統中消除 - 他們的大腦繼續重新連接至少24小時。

事實上,該團隊研究的一個主要焦點是找到具有氯胺酮同樣作用的化合物,以更好地瞭解這些藥物如何改變大腦的機制,他說。奧爾森補充說,一些迷幻劑可能比氯胺酮的成癮潛力更小。

奧爾森說:“緩慢行動,更傳統的抗抑鬱藥......也會引起大腦的結構改變。”(其中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或SSRIs,如Prozac和Zoloft。)“但我們正在尋找能夠快速引起結構變化的物質,”他補充道。在這項研究中,奧爾森的研究小組報告說,24小時後,他們看到了大鼠大腦的結構變化,但現在他們想看看這些變化是否真的發生了比這更快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