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零首付零利率”購車的好事兒嗎?

在現在超前消費的時代,大街上網絡裡到處都是“零首付、零利率、免擔保”的廣告標語,最近警方剛剛破獲了一個套路貸以車貸業務為主犯罪團伙,涉案資金高達上億元。所以所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所謂的免息零首付零利率也不要輕易相信。

真的有“零首付零利率”購車的好事兒嗎?

什麼是0首付的套路貸?

“零首付”購車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呢?綜合公開信息後我們發現,這裡的“套路”其實不止一種。

據深圳民警介紹,套貸公司與車行老闆多為同一人,當受害人表示想零首付購車時,車行就會向其推薦套路貸公司。例如,本來賣20萬的車,嫌疑人會以零首付購車需要手續費的理由,與買家簽訂一份25萬的合同,並如約打到買家的賬戶,再要求買家以現金的形式返回5萬塊的手續費。

接著,套路貸公司將製造各種違約情形,讓買家錯過還款時間。這時候受害人不僅要還25萬元,還要賠償高額的違約金。即使所有手續都辦好,對方也會以買家違反了合同中規定的還款日期等理由,強行收回買家的車。

另外,一些情況下的確是汽車經銷商或中介機構通過墊資的方式,通過“零首付”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車。但這種“貸款福利”也是值得商榷的。這種方式遊走在法律法規的灰色地帶,通過增加手續費、服務費等方式,變相地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車商和金融中介從中也有利可圖。

還有一類“零首付”購車在實際操作流程上是合法的,但只是在營銷話術上偷換了概念,將“先租後買”偷換成了“零首付買車”。在一些互聯網購車平臺上,能夠找到不少明確寫有“首付0”的車輛。不過仔細一看,這並非表示買車的首付為0%,而是指“先租一年”,而所謂的“月供”則代表著每月租金。

在第一年用車期間,車輛及車牌所有權均歸平臺所有,第二年後消費者可選擇是否付清“尾款”,並將車輛過戶到自己名下。此外,如果選擇這一購車方案,還需繳納提車服務費及保證金等費用。如此一來,“零首付”購車就通過營銷話術,與租賃車輛相混淆了。

什麼樣的人最容易“上套”?

根據央行發佈的2018年1月1日新修訂施行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規定,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也就是說,首付最低為15%~20%。

然而,部分消費水平較低,並對提高生活質量有要求,或者對購車有剛需的人群則成為了“零首付”購車的目標對象。在誘惑力極強的營銷話術下,往往有人因消費時不夠仔細,或盲目聽信銷售人員的推薦,從而使自己蒙受損失,甚至傾家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