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新型互聯網金融騙局案例分析

從年初的善心匯,到前幾天的雲聯惠,新型傳銷正在一點點的被大眾揭開真面目,以前大家以為傳銷就是線下交錢拉人頭,而如今,傳銷發展到線上,以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名義拉攏著一大批抱有發財夢的人群。直到資金越來越多,人群越來越廣,終有一天,黑紗被揭開,辛苦錢被套空。所以我們應該隨時補給現有幾種金融詐騙的新手段,防患於未然。

6種新型互聯網金融騙局案例分析

【1. 共享經濟非法集資】

陷阱模式:打著目前最火的共享經濟的旗號,租高檔的辦公場所,通過各種會銷,拉攏各行業人士投資加盟,聲稱將消費轉化為投資,承諾高額返現。

陷阱指數:★★★★★

陷阱案例:有一家叫鑫圓共享的公司,打著國家共享經濟的旗號到處宣傳推廣,聲稱消費可以轉化為投資,消費多少返多少,但在返現幾天後,就停止返現。目前,該案件還在審理當中。

【2. 郵幣卡、紀念鈔等收藏品投資騙局】

陷阱模式: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引投資人下載投資平臺軟件並投入資金,再通過操盤先給予少部分收益或在冒充“受益群眾”群內發送虛假收益,吸引受害人追加投資後,棄公司跑路。

陷阱指數:★★★★☆

陷阱案例:去年一家名叫 “榮豐”的投資公司就是代理商,在平臺上購買郵票成為“莊家”,隨後投入大資金炒高郵票票價,誘騙散戶進場,並通過一些交流博取客戶信任,再為其介紹“老師”進行投資,割一波韭菜就賺到錢了。該案涉案金額高達7000餘萬元,受害人遍佈全國各地。

防騙技巧:郵票、紀念幣還是藝術收藏品,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輕易涉足的。另外,我國發行的郵票和紀念鈔,分別由國家郵政局和中國人民銀行來進行,購買時還應通過正規渠道,否則很容易被騙。

【3. 理財產品詐騙】

陷阱模式:最多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飛單”,就是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誤導銷售,隱瞞產品真實信息,從中賺取高額回扣和利潤。甚至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註冊假基金、假民營銀行來忽悠投資者。

陷阱指數:★★★★★

陷阱案例:2017年的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可謂是轟動一時。80後女行長張穎以老客戶因為急需用錢,願意犧牲一些收益為由編造藉口,將一款保本產品以8.4%的年化收益轉讓給其它客戶。多名客戶因為相信民生銀行而進行了投資,結果資金被套,遭受不少損失。

防騙技巧:資管新規下來,現在沒有保本保息這一說了。另外,在投資理財產品時,對銀行的業務員不要過度信任,要自己多看看理財的條約。

【4. 非法交易平臺(期貨、白銀、現貨原油)】

陷阱模式:各類假的交易承諾較高的年化收益率,但這是一場對賭遊戲,後臺人員通過控制操作平臺價格,並且在交易所、會員、代理商層層設置陷阱,行情處於高位時不能平倉、本該下跌的價格,在交易軟件上卻由直線飆升。

陷阱指數:★★★★☆

陷阱案例: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臺,操控平臺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製造交易火爆的假象,最終資金鍊斷裂,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一下子就飛了。

防騙技巧:記住凡是沒有期貨業協會備案的期貨公司都是假的,不要到無任何部門批准設立的“黑平臺”、“黑中介”參與交易。投資期貨、現貨白銀沒有門檻、0成本都是騙局。

【5. 新三板原始股投資騙局】

陷阱模式:去年底以來,有不法分子低價從新三板掛牌企業受讓股份後,以“即將轉板上市、升值空間大”為由,誘騙投資者高價買入這些新三板股票,獲利達10倍。另外也有公司宣稱即將在新三板在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轉讓“原始股”,有的還承諾固定收,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進行非法集資。

陷阱案例:2017年6月,一起新三板股票案在上海靜安法院宣判,12名涉嫌非法買賣新三板股票的不法分子獲刑,該案涉案金額達4348.8萬元,這實質上卻是一場面向大眾的以非法集資為目的的股權融資騙局。

陷阱指數:★★★☆☆

防騙技巧:一般情況下,只有公司的創始團隊、高管等人,才會擁有公司的原始股,他人想要擁有原始股,可以通過認購公司增發的股份等方式獲得。另外新三板投資門檻高,也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能玩的。

【6. 山寨幣陷阱】

陷阱指數:★★★★★★★★★★★★

防騙技巧:“傳銷幣”主要有兩種方式獲得收益:一種是交納會費,另外一種則是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炒幣風險高,連白皮書都不看,不懂就不要瞎搞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