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口的“豬”往下掉 “互聯網+”應該怎麼加?

兩年前,雷軍一句“風口上的豬”成為了眾多互聯網創業者奉為經典的名句,眾多創業者都願意頂著“豬”的名頭去迎合資本的風口。然而,當塵埃散去,我們發現,如果風沒了,豬也就掉下來了,曾經風口上的飛豬們陷入了關停並轉的窘境,只有少數幾個幸運兒被風口吹出了大氣層,得以獲得新生的機會。

當風口的“豬”往下掉 “互聯網+”應該怎麼加?

“互聯網+”是加傳統還是加創新?

“互聯網+”也一度是圈裡面演講必不可缺的重要詞彙,主要是個產品加上一點互聯網元素就成為了“互聯網+”,但是,單純的業務堆砌真的能產生新的市場麼?

在傳統領域半死不活的商品,披上電子商務的外套,難道就是“互聯網+”轉型成功,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OUT,那只是思想還未成熟小孩子夢中的童話故事,事實往往是下刀子一樣的殘酷,在信息更加對稱的網上,一切變得更加透明,掩飾和偽裝的成本更是日趨高昂,一個“互聯網+”的帽子是拯救不了在傳統生態中都趨於淘汰的產品的。

那麼,如果“互聯網+”的是創新呢?好吧,王思聰怒懟陳歐,並聲稱共享充電寶能成他就吃“翔”。為什麼?因為王思聰深諳其中的規則,共享充電寶這玩意完全沒門檻,拼的只能是背後的資本以及市場營銷的花樣。但是,拼完之後呢?當小米新品號稱可以待機48小時,當石墨烯可能改變傳統電池的性能,再加上共享充電寶無法像滴滴一樣成為消費的場景而被巨頭青睞,等待這個行業的只能是衰落,當然,取決於以上幾點實現的時間,這個產業衰落的時間可能無法確定長短。

那投資商傻麼?NO,我們算筆賬,共享充電寶成本不到百元一個,使用一次一元、每天使用頻率三次的話,基本一個月就能回本,再加上押金產生的資金沉澱,這個創意短時間就能創造出利潤,然後再找個接盤俠溢價轉出,所以,即令這個項目最後失敗,最早的投資商不會虧。那這個行業呢?對不起,商人看的永遠只是利益。

什麼樣的產品才值得“互聯網+”?

那既然傳統的邊緣商品與沒有經過長時間市場印證的創新都不是“互聯網+”最好的對象,那到底這個對象應該是誰?

其實我們都清楚,互聯網以及移動端實際更像個放大鏡,你是個好東西,它自然會把你的好處放大,你要沒什麼價值,它放大的反而是你的缺點,讓你無所遁形。所以,從這點看,“互聯網+”最好的對象一定是在傳統渠道經過長時間積澱以及驗證過的產品,這樣的商品用互聯網和移動端進行放大才是最有價值和市場的。

OK,我們都清楚,對於中國這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而言,最不缺乏的就是老產品、老字號,而這些是經過上百乃至數百上千年市場錘鍊的,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比較遺憾的是,由於推廣渠道等問題,現在中國的老字號面臨這很多的困難,而“互聯網+”的放大效果對於這些老字號而言,才是最適合的。

據瞭解,2015年6月,一支由80後成員組成的、來自於BAT等互聯網公司的精英團隊就看到了這其中的機會創立了老字號互聯網平臺。這支團隊精通互聯網玩法、理解電商本質,掌握互聯網大數據能力,致力於在品牌塑造、產品創新及電商經營戰略轉型等方面服務老字號。截至2017年4月,老字號互聯網平臺已經為近500家企業建立了線上品牌故事,以定製的方式和50多家老字號合作進行產品服務的創新。

相比較於電商上服裝、母嬰、化妝品等產品嚴重的同質化競爭,老字號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屏障,因為幾百年傳承下來的手藝就是最大的商業門檻,而“老字號互聯網平臺”這個老字號APP卻通過互聯網的現代化手段把這個門檻放大到了全國甚至世界上,讓中國的老字號在全球的互聯網上也成為了獨一無二的,這和現在電商同質化競爭的弊端是完全相反甚至顛覆的節奏。

此外,就在6月7日下午,老字號APP還宣佈入駐騰訊公司旗下創新公益項目“企鵝優品”,而在擁有了騰訊這樣大規模的優質化流量後,老字號獨一無二的特性將得到最大規模的放大,而“老字號互聯網平臺”這個老字號APP也將藉助騰訊把中國更多的老字號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並讓這些老字號的技術擁有更好的條件繼續傳承下去。

當風口的“豬”往下掉 “互聯網+”應該怎麼加?

入古出新老當益壯中國新零售要選老核心

回顧2017年上半年,垂直電商再次獲得了眾多大佬的青睞,網易嚴選、淘寶心選都代表了這個趨勢。當然,我們看到無論網易嚴選還是淘寶心選都在產品選擇上下足了功夫,希望用最好的商品吸引留住消費者,從而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而在這點上,騰訊也不甘落人之後,並且顯得更加低調聰明。其創新公益項目“企鵝優品”從優選產品的思路跳出來,更加註重優選合作伙伴,其首批優先的合作機構-老字號APP就是其中代表。從邏輯上我們可以想到的是,優選商品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員與花費更多的精力,而優選合作伙伴則可以把最專業的事情交給最專業的人去完成,不僅效率更高,效果也可能更好,這種方式其實比讓消費者用市場選擇更加貼近中國新零售的核心。

另外,雖然嚴格選出的商品有很大幾率是好商品,但畢竟是從上億商品中進行選擇,而海量的商品的信息往往會讓挑選工作顯得有點無所適從。而老字號APP則不同,這裡面的商品都是經過千錘百煉與時間沉澱的,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市場和消費篩選,無論是從品牌還是商品本身而言都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另外,由於老字號的篩選門檻比較高,控制了商品信息總量,這樣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對於商品本身去進行選擇優化,其選擇的效率和效果也是遠勝海量信息選擇了。這相當於在信息對稱的之前,又做了一次細化與垂直,通過機器與人工的雙層篩選機制,把最好的商品進行呈現。

另外,我們都清楚,很多的老字號代表了中國的文化與精髓,但隨著互聯網海量信息的爆發,很多老字號都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裡了,變得“酒香也怕巷子深”了,而老字號APP就是要把老字號從深巷子裡引出來,把其中蘊含的中國文化精髓與傳承通過最新並具有流量和號召力的平臺展示出去,讓更多人感受到。

自從馬雲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後,大家都在研究新零售的方向,但研究新方向並不意味這摒棄老商品,相反,由於時間的積澱,老商品才擁有更大的爆發力與市場前景,相信隨著老字號APP等一批推薦老字號的新產品出現,中國的老字號才能成為新零售中最亮眼的一抹麗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