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近幾天,北方多地可謂是豔陽高照,甚至有些地方連續幾天都是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昨天是夏至節氣,而這也就是說從夏至開始天氣正式進入高溫“燒烤”模式。這兩天估計很多北方的小夥伴都亮出了自己的“避暑工具”空調、電風扇、蒲扇、涼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古代,那時候的高溫天氣未必比現在低,三伏天也會很熱,他們沒有空調、沒有冰箱、也沒有電,難道只是憑藉一個蒲扇就能度過炎熱的夏天嗎?肯定不會。那他們是如何避暑的呢?

從古人留下的各種古代文獻、小說、出土文物,大概可以看到古人日常生活的一些線索。尤其是在高溫、悶熱、潮溼的夏天,種種跡象都表明古人絕不是像咱們想的那樣,乾熬著靜待秋天來臨的。而是相當有智慧的,用了很多現在看起來低碳、環保的妙招來安然度夏的。

穿衣

現在的夏天,天氣一熱我們就可以在街上到處看到穿短褲、短袖的行人。那古代有沒有這樣的衣服,天氣又熱他們穿什麼呢?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在穿著方面,注重面料為主。我國是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即使是夏天,在大庭廣眾之下,也不隨便袒胸露背。《唐六典尚書戶部》、《宋史輿服志》等都規定當時什麼場合和季節穿什麼樣式的衣服,既然樣式已定,主要就從面料做文章。中國人很早就生產出了輕、薄、透的紗類,馬王堆出土的漢代素紗襌衣,重量不到一兩,想來應該是極其清涼的。紗比較貴,而大部分人穿不起,這樣一種更為便宜的面料“葛紗”廣受歡迎,而且效果絲毫不差。它是一種植物面料,是最清透涼爽的材料。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古人衣著都是寬袍大袖,但這僅限於比較尚禮的上層社會著裝標準,古代服裝其實是有短袖的,有些領還開得特別大。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已經有些販夫走卒們幾乎都穿著短袖。

飲食

古代不像我們現在,家裡基本都有冰箱,夏天到了冰激凌、冰鎮飲料,隨時可以降溫解暑。雖然當時沒有冰箱,但“喝冷飲”也是古代百姓們的避暑選擇,就想出了“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的辦法,就是把西瓜和李子放到冷水中浸泡後再吃。於是,中國成語就有了“浮瓜沉李“這個詞。現在,這個詞常用來代指暑天的消夏生活。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除了“浮瓜沉李”的方法,古人也有不少的夏日飲品來解暑。唐代的“飲子”是用果品或草藥熬製而成,解渴的同時,傳說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這應該就是涼茶的前身了。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唐宋元時期的時候,充滿智慧的古人開始自制冰飲,當時出現了類似冰激凌的“酥山”、冰酪等,還出現冰鎮水果;到了明清時候,除了繼承前代的消暑食物以外,蓮子湯、中草藥、涼茶等都開始為百姓服務。

空調房

先秦時期,貴族夏天的娛樂空間—窟室,算是先秦時期最流行的“空調房”,實際就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

漢代時期,在皇宮就有專門的避暑納涼宮殿—清涼殿,製冷效果很好“中夏含霜”。是漢代皇家最高級的避暑宮殿,冬夏兩用的“空調房”,石質的高級床具、冰塊,還有侍者在邊上扇扇子。多重降溫,涼爽舒適。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在唐代,皇宮中有“水激扇車”的含涼殿,算是最早的“空調”了。含涼殿是傍水而建,利用水車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宮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涼水在屋上循環,蒸發吸熱,到達降溫效果。據說這個“空調房”是唐朝一個愛搞事情的御史大夫發明的。

在清代,就有了專門的避暑山莊,是皇家避暑的標配。清代從康熙開始,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是帝王的必去之地。

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外面是一層釉,冰涼冰涼的,夏天枕與其上,睡起來自然清涼。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原來人家的瓷枕表面有一層釉,枕上去是冰冰涼涼的,非常適合夏天枕在上面,所以是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啊!那睡起來是相當的愜意了。再加上古人會在床上用品這方面下功夫,除了剛才說的瓷枕再加上“涼簟”(也就是涼蓆)、“涼榻”(石床、玉床)等等。夏天用起來都會很涼爽的。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除了這些外在的這些避暑神器之外,我們常說“心靜自然涼”,這也是古人避暑的一種方式。白居易詩云“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煩夏莫如賞夏”的超然心境,值得學習。

古人避暑的方式不比我們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