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和咪咕,為什麼都選微博合作?

央視和咪咕,為什麼都選微博合作?

央視和咪咕,為什麼都選微博合作?

而一天之後,咪咕和微博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共同發佈“MW計劃”,雙方將在世界盃賽事短視頻、自制節目、互動玩法的傳播推廣方面展開合作。與此同時,雙方還將聯動多位足球名嘴、MCN機構等KOL成立“世界盃名嘴聯盟” ,為用戶提供最專業、最全面、最純粹、最多樣的世界盃解說,共同分食世界盃市場“蛋糕”。

這樣的結局逆轉並非無跡可尋,多屏互動如今已經成為電視臺重大節目和賽事直播互動的重要運營方式,而央視轉播和節目製作團隊的影響力,需要藉助新媒體觸達年輕受眾。作為傳統媒體龍頭的央視不可能不覺察到新媒體崛起是時代發展的大潮,但近幾年騰訊和PPTV在體育賽事領域分別憑藉NBA和英超等賽事轉播形成了良好口碑,給央視轉播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至於微博,任何一種合作模式都只有雙贏才有未來,央視能給微博帶來內容,微博則能給央視帶去流量,特別是今年的世界盃,微博與央視之間的化學反應,必然會再次產生出積極的化學效果。

社交媒體賦能世界盃,微博做對了什麼?

簡而言之,央視希望通過微博獲取的並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多的是社交資產。但為何央視會將價格昂貴的世界盃內容開放給微博,而不是像今日頭條這樣的新媒體平臺,在我看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世界盃的消費習慣正在變化

對於世界盃這種全球矚目的賽事,一直是社交媒體關注的焦點。自從社交媒體產生以來,世界盃這種大型賽事,都是社交媒體上討論的重要話題。2010世界盃網絡上爆紅的“章魚哥”,2014年世界盃一夜成名的“烏賊劉”,都表明了在大型體育賽事中,微博作為社交媒體傳播的能量和威力。

話題性對世界盃的營銷價值極其重要,這對央視放大其廣告價值無疑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事實上,世界盃一直是微博最具活力的討論話題,上一次世界盃的時候,也是14年,微博事後曾經曬出過自己的成績單:世界盃期間,有1.05億用戶參與,世界盃的總討論量達到19.6億,相關話題總閱讀量達到297.5億。

從圖片到短視頻、花絮、明星團隊個人宣傳、專業評論、段子手點評等內容,微博幾乎涵蓋了內容傳播的所有形式。最重要的是,微博上會產生大量的UGC內容,會引發關係鏈的傳播,成為世界盃在社交媒體上的另外一種表達。

2、微博上有龐大的體育受眾

在體育上,微博一直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微博有19萬體育認證用戶、34萬媒體機構、1億體育興趣人群、超過13萬各類體育運動員認證賬號,頭部的足球籃球及綜合領域頭部KOL近3500人。

相比其他新媒體平臺,微博更側重媒體屬性與開放,對熱點內容的擴散與傳播具有“星星之火”立馬形成“燎原之勢”,其傳播速度和廣度都是驚人的。若微博能將此優勢賦能於世界杯,很有可能產生更大的增量用戶覆蓋,讓世界盃的觀賽用戶再翻幾倍甚至一個數量級,而這也是央視所夢寐以求的。

央視和咪咕,為什麼都選微博合作?

3、微博可以加強央視的競爭力

作為社交媒體平臺的微博天然就是一個話題製造者,至於廣告主更可以通過微博,把節目受眾直接轉化為廣告主的社交資產。對央視來說,通過在微博上建立的賬號矩陣,不僅能提升CCTV5和世界盃的直接品牌關聯,更能最終增加央視自身的社交資產。

憑藉社交媒體的用戶和傳播優勢,微博與央視的結合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一場全新的內容消費盛宴,世界盃的強勢IP與各類微博KOL的影響力,兩者相得益彰的結合在一起,幫助央視春晚在鞏固電視影響力的同時,也持續提升在社交媒體中的網絡影響力。

從奧運會到春晚再到世界盃,央視與微博的合作早已經成為常態。歷次合作也表明,微博在產品、定位、商業、受眾人群上都能夠與央視形成互補,將在用戶覆蓋和商業化方面幫助央視開拓更大的空間。

作為國內獨一無二的社交媒體,微博早已經建立起強大的網絡平臺效應,用戶的活躍度和參與度遠非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可比。考慮到4年的變化,微博上又加上了直播、短視頻、微博故事等各種新的產品和功能,用戶和規模又上了一大個臺階,這個潛力不可能不讓央視心動。

從未來競爭態勢來看,本屆世界盃無疑或將是一個分水嶺,央視與咪咕、優酷再次邁上一個臺階,拉開與各自競爭對手的差距自然不必多說。微博也很可能將藉助世界盃獲得再一次騰飛的機遇,社交媒體的故事還遠遠未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