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抗保健是高效養豬的正確道路

無抗保健是高效養豬的正確道路

據瞭解在我國大部分的豬場,只要豬群發病,不管是病毒性、細菌性還是管理造成的都會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從業者不會或者沒有能力甄別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疾病,因此抗生素處於一種盲目使用和濫用的狀態。當然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原因非常多,其中養殖環境、細菌耐藥性、營養、管理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減少養豬業抗生素使用除了遵守國家獸藥使用相關規定外,還需要從多個環節入手。

首先改善養殖環境,包括豬舍硬件設施、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等,讓豬處在一個相對適宜和衛生環境中,減少疾病的發生;

第三,從全方位營養的角度出發,保證飼料衛生、營養和安全,通過營養抗病與營養免疫等新技術使動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而完全依賴在飼料中添加大量的抗生素;

第四,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篩選優質的抗生素替代物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應用,減少現有抗生素的用量或者替代目前使用的預防性的抗生素。

抗生素替代物在減少抗生素使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直接替代抗生素目前行業最受認可的是活性肽,除上述類型的產品外還有酶製劑、抗菌肽、寡糖、卵黃抗體、中草藥等可供選擇。

無抗保健養豬是通過添加微生物活菌製劑活性肽或其他可替代物,重建一道新的非特異性免疫屏障,減少和消除各種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動物機體本身的抗病能力,大幅減少和控制常見多發病消除隱性感染和亞健康狀況,大幅提高成活率。

動物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時刻會受到各種致病因子的攻擊,而動物機體也每時每刻在調動機體抗病機制抵抗攻擊,使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動物絕對健康的是少數,處於疾病狀態的也是少數,大部分情況是亞健康狀態。

當致病因子的攻擊力不變,機體抗病能力下降,或者致病因子的攻擊力增強超過機體抗病能力時,亞健康狀態才轉化為疾病狀態,所以動物保健防病的總原則是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保持和增強機體本身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抗病能力,我們又稱為主動保健。

祛邪就是減少或消除各種致病因素,我們又稱為被動保健,如搞好環境衛生、消毒、保持豬舍通風、供給充足飲水和適當的添加藥物。

像活性肽能夠幫助豬隻,重建一道新的有效的非特異性的免疫屏障。它的消化促長功能,充分發揮豬的生長潛能,這是其他藥物沒法做到的,而它沒有耐藥性和藥物殘留,能夠達到綠色無抗養殖,實現無抗豬肉的目標。在規模化養殖場中,品種、環境、營養、管理、疾病和市場等因素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都影響著養殖效益,其中疾病控制是養殖企業控制的薄弱環節,尤其是病毒性疫病的控制。新的病毒病及變異毒株的不斷出現,免疫抑制病毒,免疫攝製性疾病,給疫病控制、防疫管理帶來越來越大的難度。

無抗保健是高效養豬的正確道路

無抗保健養豬的目的,就是使豬群在整個飼養期間都健康的成長,遠離抗生素的危害。無抗保健養豬是未來養殖發展的趨勢,也是養豬業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實踐證明,“無抗保健養豬”是養豬業朋友的福星,它不僅能夠使豬群健康的成長,還能大幅節省養殖戶的飼養成本、藥品費用,所以採用“無抗保健養豬”是您明智的選擇。

對目前“無抗養豬”來說是一種理想狀態,是我們最求的最高境界。在中國現在的大背景下直接提“無抗養豬”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反對的聲音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即便在歐洲也沒有真的實現無抗養豬,因此在中國,現階段我們是希望實現“無抗日糧、減抗養殖”,逐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和依賴,讓我們的養殖進入一個健康的良性循環。

減抗養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會有很多,在中國尤其多。比如:硬件條件差,管理跟不上;飼料中不可避免會攜帶細菌性病原;動物死淘上升、料比變差,影響效益;替代物篩選技術缺乏等。這些問題都很現實,但人類在不斷的前進,從無抗日糧養豬到減抗養豬,再到無抗養豬。歐洲目前已經實現無抗日糧養豬和減抗養豬,正在向無抗養豬目標前進。

高端豬肉的市場在那裡,有盈利的空間。能通過資金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是最難的。目前在中國無抗養豬最大的問題是主觀原因,即養豬相關從業者對抗生素嚴重的心理依賴,無法克服對無抗擔憂和恐懼。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無抗日糧、減抗養豬在中國將快速推進,也許有一天可以完全通過疫苗和營養調節劑來做到無抗養豬,真正確保綠色無抗養殖,實現肉類食品安全,造福大眾。

免費領取養殖書籍

《養豬飼養管理技術大全》

或yzd1xs,回覆“領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