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路過美容院,進去“幫忙投個票”卻花了1.32萬元……

當你在馬路上走著,

被路邊店的推銷員勸說進店幫忙投個票。

夏日炎炎,你可能也覺得推銷員也挺辛苦,

投票支持一下吧,

就進了美容院的門。

當你再走出來的時候,

稀裡糊塗地就花了一萬多塊錢……

面對如此套路,

省消委會也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

1

初步套路:免費洗臉用掉10瓶398元精油

近期省消委會接到一宗關於美容消費的投訴。消費者曹先生反映,2018年5月,其路過“瀾束美容養生會所”時,被該會所工作人員以幫忙投票為由,引誘進入會所簽名。簽名之後,消費者接受了會所提供的免費面部清潔服務。

有人路過美容院,進去“幫忙投個票”卻花了1.32萬元……

在清潔過程中,工作人員以面部毒素過多為由,誘導消費者支付400元的清理費,並告知排毒有三個步驟,包括打開毛孔、精油清洗和修復毛孔,消費者以為400元的清理包括了所有的步驟,便沒有在意。然而,工作人員卻在滴精油時告知消費者,已使用十瓶精油,每瓶398元。

2

進階套路:辦卡8800元會員卡再“免費”

免費的面部清潔服務,加上400元的清理費,如今稀裡糊塗已經升級到了3980元的精油費用了。工作人員還告訴消費者,如果消費者辦理會員卡,已使用的精油可以免費贈送。

有人路過美容院,進去“幫忙投個票”卻花了1.32萬元……

經不住會所工作人員的軟磨硬泡,消費者辦理了價值8800元的會員卡。辦完卡後,工作人員又告知消費者有掉髮現象,需要保養腎,如果辦理價值12800元的會員卡,可以全身保養。在工作人員的輪番誘導下,消費者再次支付了4000元。

3

不懈套路:再索3980元再得400元

隨後,工作人員又推薦消費者體驗姜油保養,消費者再三確認是免費贈送方才同意體驗,但在保養過程中,工作人員以姜油刺激皮膚為由,將姜油換成艾膏,使用一半後才告知消費者,艾膏不是贈送的,一盒3980元,可用16次。消費者當即不同意,經理論,最終支付了400元的艾膏費用。

有人路過美容院,進去“幫忙投個票”卻花了1.32萬元……

事後,消費者認為該會所未事先告知其消費價格,也未徵得其本人同意就使用美容產品,已經侵犯了其合法權益,遂投訴到廣東省消委會,要求該會所退還其辦理會員卡的費用12800元。

4

調解: 商家稱只能退款一半

省消委會接到投訴後,立即聯繫該會所進行調查核實,該會所稱事先有告知消費者價格並徵得消費者同意才進行服務,鑑於消費者已經使用了精油等產品,若要退款只能退回6000元。消費者不同意商家提出的方案。但由於消費者未能提供進一步的證據材料,消委會無法為其開展進一步的調解維權。最終,該案調解不成功。

5

省消委會:美容院已屬強制消費行為

根據《消法》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強制交易;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容會所在向消費者提供美容產品和服務時,理應當清楚告知相關產品和服務真實全面的信息,尊重消費者個人的意願,不得強制交易。本案中,若瀾束美容養生會所確實以免費體驗為由,誘導消費者入店接受美容服務,並在服務過程中,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高價產品並要求消費者買單,則屬於強制消費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6

消費提醒:部分美容院欺詐、脅迫手段強制消費

如今,愛美人士出入美容機構已成為一種品質生活的方式,但美容消費引起的投訴也在呈逐年遞增之勢。部分美容院以免費體驗為噱頭,將消費者引入店中,再一步步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表示拒絕時,以欺詐、脅迫等手段強制消費者接受服務。

對此,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美容服務時:

提醒

一要仔細甄別、謹慎選擇。貨比三家,選擇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資質有保障的美容機構。

二要理性思考,勿貪便宜。在接受美容服務時應理性思考,警惕免費體驗的背後可能隱藏的各種消費陷阱,切勿因貪圖便宜而得不償失。

三要全面瞭解,慎重購買。購買美容產品或服務時要全面瞭解相關信息,辦理美容預付卡時要明確預付卡的使用範圍、期限、功能、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特別要關注經營者的免責條款。

四要量力而行,避免風險。避免一次投入過高,承擔過大風險。確需辦理預付卡的,應儘量選擇時限較短的月卡、季度卡,充值消費時儘可能選“量少多次”的,以有效降低預付消費的風險。

五要留存證據,積極維權。要妥善保管簽訂的有關協議、付款發票等證據,必要時予以錄音。如果發生美容方面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先找經營者協商,協商不成,可向消委會或相關行政職能部門進行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