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消息傳來,樓市格局驟變!三四線城市顫抖吧

今天,從北京傳來一個消息,預示著中國城市發展格局將變,也預示著中國樓市將變。

這個重磅消息是關於西安的。據華商報消息:

全國人大代表、世紀榮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榮華建議,支持西安推進行政區劃調整。一方面,支持西安對現有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另一方面,支持陝西省在西鹹新區實施代管的基礎上,將咸陽、渭南的部分區域劃歸西安代管,以便統一規劃,協同發展,提升西安建設國家城市的承載力。

西安已經被確定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但城市空間小承載力有限。在已經被選定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中(其他8個為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的實力無疑是最弱的一個。

有鑑於此,雖然這只是條建議,但可行性高,極有可能被採納,因此值得來解讀一番。

按照崔榮華代表的建議,西安雖然被選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但實力不夠,還不足以輻射帶動整個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西安的行政區劃有必要作出調整:

1、調整行政區劃;

2、在不調整行政區劃的基礎上,代管咸陽和渭南部分區域。

一個大消息傳來,樓市格局驟變!三四線城市顫抖吧

西安在不調整區劃的基礎上,代管渭南和咸陽部分區域,也就是越市代管。好處是代管地區的財政未來就得上交給西安了,有助於提高西安的首位度,有利於打造大西安,增強其凝聚力和輻射力,為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基礎。

其實,之前的西鹹新區也是這樣。西鹹新區是國務院批覆的第7個國家級新區,範圍包括西安和咸陽兩市的部分區域,但在陝西省發佈的《關於促進西鹹新區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由西安代管。

借我的區域發展,最後的好處都只歸你一人,這就是越市代管。這樣的先例有很多,比如說上海代管的洋山港,行政管轄區屬於浙江舟山,但由上海代管,通過一條東海大橋,每年為上海創收幾千個億。

再比如深圳合作區,行政管轄權歸汕尾市,經濟和建設的主導權歸深圳。還有北三縣,北京已經明確規定,北三縣必須要與通州統一行政區劃。

越市代管,說白了就是為了壯大自身的經濟。那為什麼不直接將調整行政區劃呢,比如說將深山合作區直接劃歸深圳?其實這種要代管權而不要行政權的做法,用意很明確,避免刺激房價。

你說,如果將北三縣劃歸通州,那北三縣的房價追齊通州那就指日可待了。所以,這種方法相比於杭州吞併臨安、青島吞併即墨、合肥瓜分巢湖更有優勢,只要最實惠的東西——錢。

這種越市代管的方法,也給中心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模式。由於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市病越發嚴重,國家需要更多的中心城市承擔起經濟發展和容納人口的責任。

承擔這個責任,首先自己就必須得有足夠的首位度,要有足夠的能量,所以先得把自己發展好。

已經選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鄭州和正在謀求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的長沙、青島、瀋陽等城市,都有這樣的訴求。

越市代管的方式,能較快壯大中心城市的實力,但是有人就會提出異議,中心城市是壯大了,周邊的三四五線城市不就被吸血了嗎?

不錯,但這依然是一種好的發展模式。

以成都來說,成都是最典型的傾全省之力發展的城市,對周邊城市的吸血非常厲害。數據顯示,2017成都GDP為12170億元,在省會城市中排名僅次於廣州,省內其餘城市沒有一個突破2000億,所以有人叫它“成都省”。

但若沒有這樣的發展模式,沒有如今的成都,四川的經濟排名到不了第6位;沒有成都,四川省的人口流失不會比甘肅、陝西差。正因為有成都,四川才能留住人口。有了成都,西南地區有了兩個超級城市,才能帶的動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所以,不是說吸血就是壞事,有時候吸血是為了大局。

在這種城市發展模式下,一批有實力的城市將快速崛起,分擔不堪重負的北京、上海人口,重塑城市格局,各城市的房價也將因此而得到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