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一直以為印度是個奇特有意思的國度,沒想到緬甸的也有很多奇特習俗一隻手數不過來,佛塔遍地,男人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女尼姑也隨處可見,男人不穿褲子愛穿裙子......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其中緬甸男女老少不分場合不論見誰,他們永遠穿拖鞋,拖鞋裡人字拖居多,穿皮鞋和其他運動鞋類的人極少。 為證明我說的不假,有圖為證,一起來盤點下各行各業穿拖鞋的人們。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因為人力成本低的緣故,很多中國工廠設立在仰光等城市,一大清早緬甸工廠工人們席地而坐等待工廠班車來接他們上班,手裡提著塑料籃子裝著午飯,腳上蹬著拖鞋。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緬甸勃生一所孤兒學校裡,學生們臉上塗抹著特納卡,手裡拿著書,腳上也穿著拖鞋。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蒲甘清晨吃早餐,這兩位是餐廳服務人員,腳上依然穿著拖鞋,不知道他們走來走去幹活會不會不方便。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在曼德勒的一所大學,學生們也全都穿著拖鞋上課,如果這在中國學校裡發生,估計不會讓學生進教室吧?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仰光的手機商店裡,幾個售貨服務人員也是穿著拖鞋,在中國的服務行業這樣的情況應該很少見吧?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在緬甸,平民百姓無論做工還是休閒,都只穿拖鞋,不論男女平時也很少穿襪子,因此,那些想推銷襪子的人可千萬別打錯算盤,不要到緬甸來推銷襪子或鞋,否則你會血本無歸。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甚至緬甸政府要員,在隆重的國宴上或會見外國政要時,也都穿著拖鞋。一開始我看見這種情景,感到有些不習慣。但時間長了,瞭解到緬甸人赤腳的風俗後,便非常理解他們了。除了天氣太熱、赤腳穿拖鞋舒服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燒香拜佛方便。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緬甸人無論在家還是在外,一天要拜很多次佛,這是深入骨髓的信仰,緬甸人進入寺廟前必須是要脫鞋脫襪子的,這是人人必須遵守的鐵律,上至國家的領導人,下到平民百姓,外國人也是如此。否則,就會犯了當地宗教風俗之大忌:對佛祖不敬。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上塔脫鞋、進廟脫鞋、進家脫鞋……脫鞋這是一種特殊的佛教思想。生長在緬甸的人從小就接受這種思想,脫鞋是很自然的事。緬甸貢榜王朝最後一個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滅代。古代,人民見緬王時要脫鞋,外國使臣見緬王時,也要脫鞋。緬甸人將見王“脫鞋”、進寺廟 “脫鞋”等同維護國家主權一樣重要。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英國佔領緬甸前,就對使臣見緬王錫袍要脫鞋非常不滿。1824年,英緬戰爭之後,英國佔領部分緬甸國土,就開始採取不脫鞋的作法。1852年,緬甸與英國關係進一步惡化,英國派使臣與緬王談判,來訪的英國政要在進入皇宮之前拒絕脫掉鞋子,隨後被驅逐。

緬甸全民不分場合愛穿拖鞋,還曾因“脫鞋”問題而亡國

三年後英國發動第三次侵緬戰爭,他們這一次不但穿著皮靴衝進緬皇宮,還把緬王錫袍和王后擄走,流放到印度,此後緬甸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儘管亡國滅代,但“脫鞋”習慣仍然被好好傳承,“脫鞋”是緬甸自古以來深入骨髓的信仰,不是殖民者說改就會改的,即使亡國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