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生:哲學的精神就是講理的精神

——德國哲學會議閉幕式致辭(2017年11月19日)

黃裕生(哲學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

黃裕生:哲學的精神就是講理的精神

各位同仁朋友:

大家開了兩天會了,都已經很辛苦了,我不想再繼續辛苦大家,就簡單說幾句。

我們這個會議一如開始時我說的,有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就是研討會。我們這次研討會,在總體上,主題非常廣泛,從古典的到現代的都有,從人物角度來說,不僅涉及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以及海德格爾這些大家比較熟悉的哲學家,也涉及諸如赫爾德、卡西爾等這些逐漸受到更多重視的哲學家。從總體來說我們討論得很廣泛,這與我們這個專業協會是相稱的。

黃裕生:哲學的精神就是講理的精神

同時,大家特別討論了在德國哲學的翻譯與研究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討論對於我們以後糾正一些偏差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這個會議還有第二個方面的工作,就是成立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在所有與會者的支持下,特別是在我們老師輩,像在場的鄧曉芒老師,孫周興老師(雖然年齡上不是老師輩,但也算老師輩,他出道早),還有昨天在場今天不在場的靳希平老師、李秋零老師、張志偉老師、韓水法老師等的全力支持下,德國哲學專業學會順利成立了。這個專業委員會從申請、籌備到成立,江怡教授、倪梁康教授、尚傑教授、王齊教授、馬寅卯教授等學者都給予了特別的支持與幫助。在此向所有為這學會的成立付出努力的同仁們表示衷心感謝!

我們這個學會是一個民間組織,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它純粹就是一個民間機構,一個專業具樂部。所以,需要大家一起來共同努力,把德國哲學深邃的理性精神真正地發揚、召喚出來,變成我們的共同精神,我們這個專業學會才真正是有意義的。

這裡,我要再次感謝所有與會代表的出場!你們的到來就是哲學的到場!今天中午用餐的時候,我半開玩笑說,今天,中國人的最高思維水平在哪裡?不在別的地方,就在從事德國哲學研究的學者們這裡。這樣說法不夠嚴肅,不過,我想說的是,你們的到來是在一起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籌辦這次會議的過程中,儘管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可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這裡要請大家見諒。最後,我要對我們會務組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在這段特別時間裡的付出和努力!謝謝!

黃裕生:哲學的精神就是講理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