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

——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2018年6月10日下午,由儒联会主办,深圳市孔圣堂儒家文化交流中心、儒士社和三和国际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市东湖公园孔圣堂成功举办。

三和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和深圳孔子后裔宗亲会执行会长孔学礼出席论坛并致辞,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孔圣堂主事周北辰作主题发言,市委统战部处长李家繁等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儒士社总祭酒罗仁和主持,论坛以“从儒家传统谈家风建设”为主题,围绕“齐家”理念展开学术交流。

首先由三和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华致辞。他表示,建设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在这个层面,找到符合中国人家风建设需求的儒家文化基本理念,让家庭成员积极地、自发地参与到自己家庭家风的建设中来,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接着,广东省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深圳孔子后裔宗亲会执行会长孔学礼也分别作了致辞。

「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把孔子请到家中来

论坛上,周北辰首先作主题发言。他表示,每一个中国人对家庭都有着浓厚的情怀。生命力强大的家文化,蕴育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

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文明的特质,国是家的放大,天下是国的放大,中国的家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葩。

他进一步指出,今天的中国社会,随着家文化的凋敝,人们的家庭责任感有愈来愈淡薄的趋势。今天重谈家风建设,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作为家风形成的基本载体,家有大家、小家之别,大人之家为大家,小人之家为小家。

那么怎么建立起有大家风范的家风呢?答案在孔子这里,孔子作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胸中有天下的大人,“学诗学礼”即是孔门良好家风的体现。

如果能把孔子请到家中来,时刻处在圣人教化的薰染之中,那么建设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有风格的家庭就不是难事。

「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

接下来,陈明在发言时指出,谈家风,首先要理解家在儒家文化中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比较中西文化可知,西方基督教文明对家的理解与中国不同。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犹太教也讲家族。《旧约》里的记载表明,犹太人遇到家族危机时,选择诉诸于神,和神订立契约。

儒家观念下的家族,首先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家族产生父权,进而发展为王权,发展为家国同构的特质。这是一种深化的世界观和信仰。基督教讲创造,而创造和深化是不同的,创造是无中生有,深化是纵向传承。

如果再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加以对比,也会发现很大不同。比如前者在家族之中立规矩,后者则论能力。

陈明讲到,齐家作为修齐治平中的一环,是一种根源性的精神追求,是以对天的体认为前提的,而天是儒家最核心的概念,中国的文明就是在这种超越性的追求中延续下来的。

而西方文明,当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献子为祭时,他们“齐家”的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就中断了。所以这是一种断裂式的发展,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次生文明。今天,人们应该抱着这种理解去从事家风建设。

陈明特别讲到,齐家在当下的真正困难在于现代性对家庭结构带来的挑战。他举“万恶淫为首”为例,分析指出淫在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性行为,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下,淫也可以理解为生殖。

生殖行为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给原本的生活带来很多冲击,所以说它是万恶之首。此外,在传统观念里,家族的功用首先是人的生产,其次是物的生产,还有爱情、教育和养老功能。

遗憾的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家庭的生殖、生产、教育、养老功能都在弱化。对此,儒家应该加以正视。

「特讯」正视现代性对家庭结构的冲击——首届儒家智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最后,以自由辩论为特色的论坛分享环节由周北辰主持,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副会长何明远、深圳儒商会会长颜秉军、慧善芸雅公益慈善基金会会长伏慧慧、广东福强律师事务所主任麻根生、儒士社总祭酒罗仁和等作为主讲嘉宾,分别围绕各自家庭中的家风建设实践做交流。

五位嘉宾在分享中一致认为家风与信仰密切相关,家风要有超越性,家庭要有家道,而信仰就是道之所在。现代社会,企业也可以借鉴家风的构建方式,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适宜企业发展的独特企业文化。

此外,部分嘉宾认为,在全球视野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家庭家风不尽相同,以儒家为根基吸收百家乃至于不同文明的优秀文化成分,将有助于推动不同家庭的家风建设。

主办方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