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小豬咬尾,搶食?以下妙招可輕鬆解決此問題!

豬的異食癖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環境條件差、營養供應不平衡、疾病及代謝機能亂等原因導致豬產生味覺異常的一種複雜應激綜合徵。該病在秋、冬季節發病率較高。

發病原因:

(1)豬舍環境條件差包括豬舍內溫度偏高或過低,通風不良以及大量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蓄積;豬舍內的光照太強,豬表現興奮不安;受受到驚嚇,豬串圈群;天氣驟變、舍潮溼引起皮膚髮癢等因素。使豬產生不適感或休息不好均能導致啃咬等異嗜癖的發生。

(2)個體差異大新進豬與原圈豬合群時,個體之間有差異,相互搶食,常常出現大欺小、強欺弱的現象。因爭奪位次,相互咬鬥甚至咬傷。

(3)飼養密度過高包括飼養密度大、飼槽數量不足、因爭奪槽位打架或飲水不足等因素。

(4)營養供應不平衡日糧中缺少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如鉀、鈉、鎂、鐵、鈣、磷等微量兀素的缺乏和維生素B族的缺乏等,都能造成豬機體代謝紊亂而發病。6628加多樂多拌料飼餵,能催肥促生長,降低發病率,還可有效預防營養不平衡的發生。

(5)各種疾病原因當豬患外寄生蟲病時,如疥癬、蝨子可使豬皮瘙癢,煩躁不安,在舍內的牆壁、食槽摩擦,導致皮膚出血,引起其他小豬注意。定期驅蟲很重要,建議阿苯達挫伊維菌素拌料,兩個月驅蟲一次,夏季注意體表寄生蟲的防範。

(6)小豬貪玩的特性。

防治措施如下:

1、配製好豬料

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仔豬營養需要,配製滿足其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需要的飼料;為仔豬提供足夠的水槽、料槽,防止由於爭料、爭水而發生的追咬;發現仔豬咬尾巴時,在豬料中適當的添加些礦物質、維生素、食鹽和粗料。滿足豬的營養需要,餵給全價配合飼料,定時定量飼餵,不喂不黴變質飼料,飲水要清潔,飼槽及水槽設施充足,注意衛生,避免搶食爭鬥及飲食不均。當發現咬尾現象時,可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電解質。(維生素C和維生素E效果最好)

2、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

保持舍內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溫、溼度適宜,夏季要防暑、冬天要保溼防潮,飼養密度不要過大,以不擁擠、能夠正常吃料、喝水、休息為宜。

如何預防小豬咬尾,搶食?以下妙招可輕鬆解決此問題!

3、組好群

本場自己繁殖的仔豬最好的一窩一欄,以免混群時發生爭鬥而咬傷;外買仔豬按品種、來源、大小分群,有外傷見血的仔豬要及時分開,以防止舔到血腥味而引發啃咬,每欄以10~12頭為佳,組群剛開始日內要認真看護。

4、進行仔豬早期斷尾

仔豬出生後的1~2天內,用斷尾鉗將仔豬尾巴剪短,只保留2~3釐米小尾巴根。

5、用穿心蓮或苦參片搗碎+植物油,調和後局部塗抹豬耳朵和身上,防止咬尾和打架;在圈舍放些皮球供豬玩耍,掛鐵鏈栓上塑料球也可,分散注意力和精力,以便解決後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