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蘑菇的小姑娘

採蘑菇的小姑娘

母親尋找山珍野貨的本事特別大。春天裡,她總能夠在山上尋覓到一大袋的山蕨菜,到了春社日,她又會去田野裡採摘大袋的艾蒿菜,回到家中給我們做香噴噴的社飯,時至五一後,又是她採摘春筍的好時節,鮮嫩的春筍在雨後紛紛冒出土地。到了夏天,她會帶著我拿著桶子去小溪流裡翻螃蟹,而立夏後,在雨後的晴天裡,母親又能夠將大袋子和籃子裝滿野蘑菇而歸。

採蘑菇的小姑娘

南方的山林,溫度和溼度適中的時候,在松樹底下,松針之上,會爭先恐後的冒出鮮香撲鼻的樅菌,這是一種很美味的野生蘑菇。在山林中,松針、金銀花和泥土的味道中,混雜著一種菌類的清香,讓人感到大自然的無比美好。

那時候,母親在新晃縣柏樹林小學教書。每年夏天放暑假,母親就帶著我去山上撿蘑菇。柏樹林位於新晃縣城郊區五公里處,那時候沒有車,媽媽就騎著自行車,帶著我和盛蘑菇用的袋子,晃晃悠悠的往柏樹林小學趕。

柏樹林小學看上去很小,走進操場,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高的旗杆。將自行車停放好,我們就朝著學校背後的山坡走去,經過一兩個小時的採摘,回來時已是滿載而歸。

可是這樣的光景實在太遙遠,似乎記憶已模糊,也抵達不了內心對野外的渴望。

立夏後,在市場上已有少量的野生蘑菇出售,看來,山林裡已經傳來某種召喚。於是,我找了一位朋友,問她願意同往不?朋友很爽快,立刻答應了。於是早上八點多,和朋友一道吃了油茶,就一同驅車前往晃州鎮小洪溪。

在小洪溪有一戶農家是朋友的熟人,朋友聯繫他後,他早早就來路上接我們了。

他的家住在山下,在家裡,我們喝了口涼水,然後就拿起裝備。

兩個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桶,各自拿著一把鐮刀,就這樣上了小洪溪的山坡。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儘管昨日一夜大雨,路面上還有點打滑,但是我們依然雀躍著興沖沖的走。

和記憶中一樣,路上開滿了香氣撲鼻的金銀花,還長著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紅的懸鉤子(野萢)。路面泥濘,路邊鑽進灌木叢中,就可以到達松樹底下。

採蘑菇的小姑娘

我們穿過高地錯落有致的山林,穿行在灌木叢中,走在松樹底下,茂密的松樹林裡,松針踏上去吱吱作響,太陽光透過鬆樹枝葉,斑駁的落下光影。在潮溼的地面上,時而可見樅菌彷彿一個害羞的孩子,悄悄躲在松針裡。當我們第一眼望見第一個棕褐色的小蘑菇縮頭縮腦的站立的樣子,彷彿看到了奇珍異寶,這心情,真是難以描繪的高興。

採蘑菇的小姑娘

這小蘑菇,似乎急不可耐的想去探尋這個新奇的世界,又像是對這個世界有種天然的敬畏,那寶蓋一般的蘑菇頭,像是一頂加厚加氈的小皮帽,保護著底下胖乎乎的蘑菇墩。

我們不時的發出驚歎聲,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

古代叫蘑菇為蕈,有不少為蘑菇而作的詩詞,這些詩歌,大都寫了蘑菇的美味,也有極少數,寫了採蘑菇的趣事。

比如以下幾首:

幸從腐木出,敢被齒牙和。

真有山林味,難教世俗知。

香痕浮玉葉,生意滿瓊枝。

饕腹何多幸,相酬獨有詩。

——玉蕈(宋·施樞)

經年倉粟厭陳陳,天遣香粳饋野人。

黃耳蕈生齋缽富,白頭韭出客盤新。

此生不復營三釜,一飽何曾羨八珍。

尚愧古來高士在,杯羹無糝甑生塵。

——野饋(宋·陸游)

採蘑菇的小姑娘

寄來佳品見高情,露菌風銷始識名。

翠釜煮時雲朵朵,玉纖傳處雪盈盈。

香甘絕勝牛酥餅,嫩滑偏宜豆乳羹。

卻愛老饕難便飽,吟腸依舊作雷鳴。

——適閒翁以松蕈風銷見餉以詩戲呈(明·王紱)

菌耳遍沃野,瓊芝亦芬芳。

群陰掩其茨,誰復知爾良。

我願得此草,移根植崇岡。

閒攀紫金蕤,挹露晞朝陽。

服食換綠髓,輕舉過紫皇。

招攜三辰遊,與之同輝光。

——菌耳遍沃野(元·吾丘衍)

蘑菇的做法是在是不勝枚舉。採摘來的野生蘑菇,可以下火鍋吃,燉湯吃,也可以炒來吃,還可以裹上芡粉油炸了吃,甚至可以曬乾了吃。

各種花哨的吃法,最為美味的,我覺得要數用野生菌裡脊肉湯。首先放點蒜可以識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如果蒜瓣變黑色,就說明此種蘑菇有毒,如果不變色,就可以吃。再放點薑片,重口味的,可以加點辣椒,和野生蘑菇一起翻炒,炒半熟後放入水開湯。湯煮沸後,將用生抽醃過的裡脊肉倒入湯裡,稍微煮開就可以吃了。這種吃法,蘑菇細嫩鮮香,裡脊肉也是滑嫩可口。尤其是湯,極為鮮美。

採蘑菇的小姑娘

還有一種蘑菇,我們當地叫做滑滑菌,開湯吃不好吃,滑膩膩的,但是放點幹辣椒炒著吃,或者曬乾點再炒,味道極美。

說起野生蘑菇的吃法,我現在已經是止不住的吞嚥口水了。

野生蘑菇是大自然的饋贈,採摘是美好的過程,採摘後是一種美好的食材,吃起來更是無窮美味。夏季,每逢雨天,我豎起耳朵,彷彿可以聽見漫山遍野都是蘑菇突突的生長出來的聲音。


湖南新晃宣傳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