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崔永元前幾日在微博上爆出了兩份合同,併發文稱:猜猜看:一個人演一齣戲,為什麼要籤兩份合同?行話,這叫一小一大雙合同。小的不怕曝光,因本人號稱值千萬。而大合同是五千萬元。1+5=6 天哪,這也不行那也不幹,就拿走六千萬元人民幣。現在問題來了,那五千萬為什麼要偷偷摸摸拿?怕啥?還有,拿下六千萬元以後,這哥們兒只在片場演了……4天。

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微博一經發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很多網友猜測,陰陽合同的主人公是范冰冰,大小合同一份多,一份少,崔永元表達的意思是范冰冰出場費過高,並且想通過少申報收入來偷稅。

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雖然崔永元已經向范冰冰致歉,表示了並不是針對她,但經他曝光明星大小合同、陰陽合同等潛規則後,影視從業人員的納稅問題引發監管關注,國家稅務總局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法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

這還一度導致了今天股市早盤傳媒板塊大跌,個股方面,華誼嘉信跌停,華誼兄弟跌近9%,光線傳媒、唐德影視跌超7%。

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演員的出場費過高,可能是現在粉絲經濟下導致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無可厚非。但演出費六千萬,卻只申報一千萬,作為行業潛規則,那就是典型的偷稅漏稅行為了。

一次網絡爭論,讓國稅總局介入調查明星“陰陽合同”涉稅問題。都說文娛不分家,那麼文學界是不是也存在著這樣的 “天價稿酬”或者“陰陽合同”現象呢?

早在2006年,12家出版社在北京競標《易中天·品三國》(第一部),最終上海文藝出版社以首印55萬冊、14%版稅的標書中標。易中天將因此拿到約180萬元的稿費。三部《品三國》淨賺500萬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並在傳媒的炒作下不斷演變。

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網曝范冰冰天價片酬,籤“陰陽合同”,網文圈稿酬的內幕是?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顯示:唐家三少——1.22億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榜首,換算下來,一天就能入賬33萬元。第二名天蠶土豆與第三名我吃西紅柿也是分別高達6000萬元、5000萬元的年度版稅。“網絡作家收入劇增,天價稿酬,版稅過千萬”似乎通過該榜單得到了印證。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據網絡上一份不完全數據統計,在中國網絡作家這個群體裡,大概90%以上的人在這份工作上根本沒有收入。很多網絡寫手並不能和網站簽約,可以和網絡平臺正式簽約,也就是可以通過閱讀量得到稿酬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人,還有很多寫手的小說都是免費被讀者閱讀的,不帶來任何收入。如此算來,在網絡寫手中,真正享受到IP福利的“幸運兒”可能還不到萬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