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解读

目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时的重要指示和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到2020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摘帽、1118个贫困村退出、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举措

进一步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

(一)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品牌创建

充分发挥凉山州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苦荞、烟草、马铃薯、高原水果、肉牛羊等特色种养业,巩固提升核桃、花椒、板栗等特色经济林基地质量。重点培育凉山州优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大凉山”,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飞地园区”、产业融合园区建设

重点支持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凉山-乐山飞地经济产业园、佛凉(昭觉)智慧农业产业园和西昌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借助“飞地园区”打造民族特色美术工艺聚集地。

(三)加强产业扶贫支持

组织涉农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合作,提供生产技术、仓储物流、产品营销等服务。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统筹协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对口帮扶贫困县。

(四)加强益农信息社和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

到2020年,贫困县建设益农信息社1132个,覆盖47%以上行政村,提供公益、便民、电商、培训体验四大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大凉山”农特产品省内外销售市场,打造农村电商多元化供应链。

(五)加强就业扶贫扶持

出台支持凉山州贫困群众转移就业8条措施。组织内地技工院校开展对口培训、订单培训。因地制宜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

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力度

(六)有序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试点

周密制定“学前学会普通话”实施方案,把好“一村一幼”辅导员普通话语言关,所需经费纳入教育扶贫资金安排。

(七)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建设

加强乡镇幼儿园和“一村一幼”建设,规范“一村一幼”辅导员管理,依法落实社会保险。

(八)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确保贫困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强化“六长”分工负责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九)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扶持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特色优势专业。适度扩大贫困县“9+3”免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9+3”免费职业教育。

(十)全面统筹教职工编制提升教师素质

实施贫困县义务教育3000名教师编制保障工程;全额满足贫困县“特岗计划”教师招聘需求;加大“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对贫困县的倾斜力度;实施“银龄教师”支教计划。

(十一)推进教育结对帮扶行动

加强中小学结对帮扶;在省内对口帮扶地建异地“高中班”和“中职班”,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落实高校对口帮扶责任,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助力贫困县脱贫攻坚。

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力度

(十二)支持凉山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填平补齐

支持凉山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远程诊疗平台建设。

(十三)全面实施卫生计生专业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推进县域内相关卫生事业单位编制岗位统筹使用;对符合条件的村医实行乡聘村用,

依法落实社会保险。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前,原则上乡村医生不得离开现岗位。

(十四)实施生育秩序整治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乡村干部包村包户、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等奖励制度。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讲员培训,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到2020年,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5%以内。

进一步加大禁毒防艾综合防治力度

(十五)加强禁毒整治工作

抽调公安厅和18个市(州)公安局业务骨干对口支援凉山禁毒缉毒工作。加快推动出台凉山州禁毒条例;健全省际联合整治外流毒贩问题合作机制;建成凉山州188所初级中学教育微基地;推进“1+15+N”禁吸戒治康复体系建设。

(十六)加强防艾治艾工作

进一步加大禁毒防艾综合防治力度

(十七)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

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新增易地扶贫搬迁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县需要,确保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且自愿搬迁的贫困户应搬尽搬。

(十八)深入推进彝家新寨建设

通过“回头看”“回头帮”,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彝家新寨政策实施范围。将“三建四改”纳入彝家新寨建设内容。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十九)加快推进交通精准扶贫攻坚

推进实施凉山州交通攻坚大会战,加快补齐兜底短板;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深入实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交通+特色产业”扶贫;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省级对贫困县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的普通省道待建项目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二十)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建设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凉山州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解决旱山村脱贫产业用水问题;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二十一)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建设

实施村村通光纤、村村通4G和道路沿线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三大工程。到2020年底,实现村村通光纤和村村通4G,大幅提升凉山州重点国道、省道沿线4G网络覆盖水平。

(二十二)加快推进电力建设

进一步加大凉山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力度,全面实现贫困村通动力电;加强光伏供电的维护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二十三)切实加大脱贫攻坚财政投入

严格落实深度贫困地区“三增一免”政策;支持贫困县规范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支持州、县规范合理使用政府债券资金。

(二十四)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单列单算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机制

加大对凉山州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财政保障能力;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政策。

(二十五)严格执行有关税收减免抵扣等优惠政策

依法落实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减免、民族自治地区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税收支持扶贫工作的优惠政策。

(二十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

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向凉山州倾斜配置;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力度;通过“绿色通道”支持凉山州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适当降低保费标准。

进一步加大国土政策支持力度

(二十七)保障建设用地指标

对贫困县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发展等用地进行足额保障。优先安排凉山州脱贫攻坚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

(二十八)加大增减挂钩支持力度

贫困县开展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予以指标单列,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定后报自然资源部争取追加认定;贫困县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产生的节余指标,可在省域内流转使用。

进一步加大综合帮扶力度

(二十九)选派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

在现有帮扶机制基础上,统筹组建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派往州级和贫困县,实现 “一县一队”全覆盖。

(三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特殊支持政策;打造一支稳得住、留得下、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才队伍;大力推广“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切实解决边远地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

进一步加大社会帮扶力度

(三十一)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

(三十二)推动社会力量帮扶凉山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决策部署;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帮扶。

进一步加大解决自发搬迁扶贫盲区问题力度

(三十三)出台自发搬迁贫困人口扶贫脱贫专门措施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指导意见,稳妥解决凉山州自发搬迁群众扶贫盲区问题。

进一步加大精神扶贫力度

(三十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倡导勤俭节约、俭以养德,有效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送受高额聘金礼金的不良风气;增强困难群众自力更生的脱贫意愿,逐步形成感恩自强、勤劳致富、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