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文/申弓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申弓

中國眾多的城市,沒有一座比欽州更熟悉的了。

之所以熟悉,是因為她生我長我。我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這個城市裡出生,一直在這個城市裡成長,至今已有了六十多個年頭。這一生除了上山下鄉插隊兩年及讀書兩年,其餘絕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在這個城市裡度過,還不夠熟悉嗎?想當年,她的結構十分簡單,一條不大的江從城市的東邊流過,那叫欽江,依江西面是中山路,再往西是人民路,四條橫向的街道,稱為馬路,將這個城市構成了一架梯子。我們常常從一馬路走到四馬路,又從四馬路走返一馬路,基本上不用藉助車子,不大功夫便可以走個來回。因此,百貨大樓,我們是熟悉的,那是一座三層的樓房,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它是最熱鬧最繁榮的地方。新華書店,我們也是十分熟悉的,是一座二層建築,在百貨大樓的對面,我們經常到這裡來找書看書。還有南面的欽州旅社和欽州飯店,四個部門分立在一馬路與人民路的交叉口,是八十年代前欽州最熱鬧的地方。從一馬路下來,一直到四馬路,飲服公司,土產公司,糖煙公司,食品公司,藥材公司,車縫社,酒廠,閉著眼睛我也知道它們在什麼位置,門朝哪開。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老中山路

之所以熟悉,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她的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這座城市最早得名於隋朝開皇年代,至今已有了1400多年,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古城。還因為近代出現了劉永福馮子材兩位抗法民族英雄,在歷史課本里讀到了,就因為他們是在我們的身旁,因而倍感驕傲與親切,人家不遠千萬裡都來瞻仰,我們近在咫尺,哪有不膜拜之理?因此,劉永福的三宣堂,我熟悉;馮子材的白水塘故居,我熟悉;還有馮子材墓及龜亭,也多次拜謁。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民族英雄劉永福故居

還有讓我十分熟悉的就是坭興陶。欽州富有坭興陶都之稱,我不知道這種製陶藝可以追溯到什麼朝代,我只知道103年前,欽州的坭興便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了金獎,那金光閃閃的獎牌就收藏在黎氏家族中。還有三十多年前,曾經全城動員,為出口美國的三十萬坭興神鳥而努力,做成了一單空前大量的坭興出口生意,從美國拿回了數目可觀的美元。時至今日,全城有大小坭興工廠、作坊、公司、門市部不下千間,每年出產坭興產值不下十億元。

我也曾多次向子孫們及外地朋友述說過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因為熟悉,生活起來就方便,太陽從哪個地方升起,月亮從哪個層頂落下,北風從哪個方位吹來,洪水能淹到哪個位置,該去的地方在哪個方位,從來不用問人,不用嚮導,舉步便能找到。白天出門,夜晚不管多夜也回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龍窩不如狗竇了得。

可是,近年來,我的這種熟悉感慢慢地開始陌生了。當然,讓我感到陌生的不是這座城市,而是城市的路。

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城市在不斷地擴大,道路在不斷增長,改革開放後,尤其近年來,通過城市控規,到2017年已建成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道路,路的總長度從1958年的4公里,拓展到了531.78公里,翻了130多倍。2012年起,以“修好市民門前路,點亮百姓門前燈”作為民生工程理念,在城區發行修建了長短街巷380條,同時做好各種街巷配套設施,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燈不亮、路不平、水不暢”現象,使整個城區的道路形成了“外部成環,內部成網”的格局。先是在欽江的西邊,將一條只有四馬路的人民路伸長到了清水窩二級公路旁,並且將它的名字改為人民北路,後又改成了欽州灣大道。與人民路平行的縱向新闢了文峰路,沙井大道,橫向的在四條馬路之上,北面建了新興路,東風路,向陽路,新陽路,子材路,永福路,銀河路,南面通了金海灣大街,而且是一條比一條長遠及寬大。江東這邊更厲害,原來只有一條欽江橋,現在已經建成了五條,五條大橋連著江東區的大片土地,那些道路更讓人眼花繚亂,與欽江並行的縱路就有安州大道,揚帆大道,蓬萊大道,橫向的更是不計其數,而且每一條都是長、平、寬。長的如金海灣大街,從東邊的交通樞紐黎合江一直貫通到西邊的高速公路思茅坪,洋洋灑灑14公里,設計路面為110米,現在已通行了70米。縱向的揚帆大道,從永福大橋向南到金海灣東大街,約有5千千米,現在又延長到了欽州港,全長26公里,也是八車道。江東區的六大場館周邊,那縱橫交錯的街道,更是讓人找不著北。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繁忙的欽州港深水碼頭

路長了,城市便大地拓展了,城市面積從解放初的0.8平方公里發展到1958年的4平方公里,2017年城市面積達到了90.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由原來的“目”字形發展成為濱海新城、主城區、欽州港、三娘灣旅遊管理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等“一城四區”功能完善、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五大組團。緊緊圍繞“東拓南進,向海發展”的城市發展思路,不斷加快市內交通網絡體系建設,市政道路總長由1960年的4公里發展至目前531.78公里,建成了欽州灣大道,以及一二三四五橋等一批向下道路和橋樑,基本實現了東西連接、外部成環、內部成網的多層次交錯態勢。

路長了,出門就得打車。其實打車也方便,欽州提升為市之後,那交通設施也配套得挺完整了。光出租車公司就有了海博、華盟、神州等十多家,起步價也不高,才6元,一般在老市區,也就十元左右可以了,可因為一些路太長,沒個三二十元是到不了的,不像過去的三輪車,來來去去也就幾元錢,這天我從鄰居的文峰路打一次到火車東站,竟然是35元。這說明什麼,雖然心痛了點,可一方面也自豪,畢竟,我們的城市變得大了,也豪華了,不但有了火車站,還有了高鐵站。

有一個辦法,可以節省車費,那就是乘坐公交。原來欽州只有一條公交線路,由五馬路到三十六曲,現在已增加到了38路,整個城區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公交網,每條街每條路都設有公交站,並且每一個站點,都建有候車亭,讓候車的人們可以坐下來避風雨,可以慢慢地看報紙可閒聊,那時間便不覺得怎麼久,等待的心情也不怎麼煩。

相對來說,有條件一點的也都購了小轎車。當然我家也購了,但是,由於市區的寬大,街道的眾多,道路的陌生,停車位的緊張,我不大喜歡在市裡駕駛,並且還得使用導航。要在幾年前或十多年前,要出門,舉步就行,何以要用導航?可現在不用不行,比方有一次,我要到地震局去辦事。記憶中,地震局是在建設路的科委大院裡,一到那裡,說早搬家了,搬到了新華北路近二級公路那邊去了。天哪,又是新華路,而且是北路,還靠近二級公路。從方位上看,那是在市東北面,我們在西南邊,怎麼走?不可能是走一步又停下來問一步吧,好在車上有導航功能,打上目的地,哈 ,還別說,那小盒子馬上給規劃出了一條路線,從建設路左轉上人民南路,再右轉走南珠西大街,然後左轉走新興路,進入新華南路,曲裡拐彎地過永福橋頭,上金華路,也就是原新華北路,一路向北,在導航的提示下右轉彎進入了一個大門,那便是地震局了。回頭看,假如沒有這先進的導航,我看沒有半天功夫是找不著了。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現代化的欽州東站

由於路長了,城市就大了,也靚了,站在高處俯看現在的欽州城,幢幢高樓疊起,處處綠樹叢生,條條馬路寬平,汪汪清水透亮,這些自然少不了市政建設者及房地產的商的功勞。從資料上顯示,現在欽州的休閒公園設施增長及房地產的增長,速度是十分驚人的。原先,欽州就只有一個不足一萬平方米的老公園中山公園,現在已增加了夢園、林湖森林公園、白石湖公園、園博園以及一江兩岸、白海豚廣場公園等一大批的休閒公園,公園面積達到5059.55畝337萬平方米。星羅在欽州城區的房地產企業就有382家,建成物業小區224個,據2016年統計,建築面積達2000萬平方米,總戶數達到 32萬。而每一個物業小區,裡面也都像公園一樣,留有足夠的空間,並且設施齊全,讓人們生活在小區,也像休閒在公園一樣安居樂業。

我所熟悉的欽州,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只有一個鎮的欽州了,她正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在這樣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災害的年代裡,我們生活在這裡,每天都是自豪的,每時都是幸福的。

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路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協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已出版小小說集《男人風景》《做一回上帝》等14部。曾獲得廣西文藝銅鼓獎、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等國家大書。部分作品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欽州市文新局。

廣西欽州市騰龍二巷2號

電話:13737775013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