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在《水滸傳》中,宋江的為人總是充滿了爭議。有些人認為,他就是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專門扶危濟困之人,可也有些人認為宋江才是最大的陰謀家,此中的典型代表當屬金聖嘆。

不過,孰是孰非自不能草率下結論,而是需要經過一番深入的查探然後方可各抒己見。而對於宋江其人,瞭解他的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式,還就是這本《水滸傳》。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初時的宋江,給人的感覺確實是一個八面玲瓏、好評如潮之人。他雖然只是一押司,但是在鄆城卻混得風生水起,上到知縣,下到普通的市民百姓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不過,他最為人稱道的還是救了托塔天王晁蓋一行。

當時,晁蓋一夥劫生辰綱一事被揭發後,已經到了十萬火急的地步,這時候宋江竟然甘冒奇險,匆匆忙忙地趕去向晁蓋報信。也正是宋江的通風報信,才讓晁蓋最終逃脫上了梁山。經此一事後,晁蓋對宋江更看重了幾分,而宋江在江湖中人的聲譽也更盛了幾分。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感恩於宋江當初的救命之恩,晁蓋在上了梁山不久之後就派遣赤發鬼劉唐前去給宋江送信及一百兩金子,宋江當時辭而不受,但是卻把書信收了下來。之後,書信陰差陽錯地落到了閻婆惜手中,此時,宋江看到自己有把柄落在別人手中時,立刻不顧一切地殺了閻婆惜。

事後,宋江非但沒有一絲絲的自疚之意,滿腔的如釋重負。而接下來的善後事宜中,宋江也顯示出了他非凡的手段,將一個唐牛兒莫名其妙地弄成了他的替罪羊,而他除了逃跑還是逃跑,哪有半分的為他人著想心思?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也隱隱感覺到,如果說宋江真的是及時雨,那也該是“及時為自己行雨”而已。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宋江經閻婆惜一案後,幾經周折,最終無奈之下選擇了上梁山。但是,上了梁山後的宋江完全反客為主,漸漸地取代了晁蓋晁天王的位置。後來,晁蓋好不容易有機會出山一次卻偏偏中箭身死,姑且不說這次事件的幕後兇手到底是不是宋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宋江自此坐穩了梁山一把手的位置,再也無人能與其爭鋒。

那麼,宋江接下來的打算又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指望曲線救國,再次回到朝廷的懷抱,從而光宗耀祖。而他的籌碼,就是手下這些梁山好漢。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於是,梁山一夥人成了朝廷的工具,為朝廷南征北戰。而最有名的一戰,也是讓梁山損兵折將的一戰就是和方臘之間的戰鬥。

在這場戰爭中,曾經多少次毫髮無損的梁山好漢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但是宋江卻還是那樣一往無前,因為他的所有前程都在這上面!最終,隨損傷慘重但還是終於滅了方臘,而這時的方臘本人竟然是被迷路了的魯智深無意間捉到。

一番對話就在宋江和魯智深之間展開。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宋江:你如今立此大功,回去之後我向皇上奏報,然後你就可以還俗為官、光宗耀祖,封妻廕子,報父母之恩了。

魯智深:灑家心已成灰,只圖個清淨地方,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那就到京城裡的大寺廟當一個住持,好不威風,同樣能光顯宗風。

魯智深:都不要,只要能有個囫圇屍首就知足了。

宋江不悅。

打敗方臘後,宋江和魯智深的這番對話,揭露了宋江的初心

宋江為何不悅?

在筆者看來,究其原因在於魯智深和他的價值觀竟然不一致。在宋江看來,人生一世,不就是要想方設法謀取高位,然後風風光光地光宗耀祖嗎?即使是當和尚,那也得當個顯貴的和尚啊!

由此也可以看出,宋江的心,其實一直都是充斥著權力、富貴及名譽。他之所以上梁山,也只是不得已時候的非常之舉,而在上了梁山之後便開始苦心孤詣地謀劃著讓梁山最終能被招安,而讓自己的夙願也能達成。他最終算計成功了,可是自己卻還是被奸人所害,不知宋江臨死時又會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