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的遺憾與侷限

鄭欽安的遺憾與侷限

導讀:火神派諸家在理論上推崇扶陽是相當一致的,但在用藥上則風格各異,顯示出豐富多彩的臨床經驗,這不僅需要學習其理論,更重要的是研討其臨床實踐,而這一點非醫案莫屬,對於火神派的傳承而言,鄭欽安給我們留下一樁憾事。

鄭欽安(1824—1911),字欽安,道光四年生、宣統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傷寒學家。鄭欽安學醫於一代通儒兼名醫劉止唐先生。其學術上溯《周易》《內經》,中得《傷寒》心法,下覽歷代醫家著作,故醫理醫術造詣俱臻上乘。著有《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三書傳世。

一個臨床大家,無論屬於哪個流派,在倡導本派特色的同時,作為前提,都會堅持辨證論治的原則,這一點可以說是常識。因為這是中醫最基本的原則,缺此則不成其為中醫,何況一箇中醫大家?中醫學史證明,沒有哪一個醫家為了強調本派的學術特色,而置辨證論治原則於不顧。鄭欽安創立火神派的同時,在堅持辨證論治原則方面尤為突出,較之其他名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有諸多論述為證。

1.強調辨證,批通套之弊

鄭欽安擅用附子也是首先辨證,“用姜附亦必究其虛實,相其陰陽,觀其神色,當涼則涼,當熱則熱”(《傷寒恆論·太陽少陰總論》),絕無濫用之跡。“究其虛實,相其陰陽,觀其神色”三句,可以說是臨床辨證的基本內容。

他認為:“仲景之法,總在活法圓通,並無死法,方方皆有妙義,輕重大有經權。”(《醫理真傳·卷一》)“仲景立法,方方皆是活法。”(《醫理真傳·卷三》)他甚至將自己的專著定名為《醫法圓通》,突出醫貴圓通之義。他最反對不思經旨,不辨陰陽,拘執套方套藥的市醫積習,不惜筆墨予以批判:“當今之際,誰非見腫治腫,見脹消脹者哉?”“一味見頭治頭,見腳治腳。”“此皆通套之弊。”在該書中涉及的51個各科病症中,幾乎在每個病症的探討之後,都要批評這種積習,已成論述慣例。

例如:“查近市習,一見頭痛,不按陰陽,專主祛風,所用無非川芎、白芷、荊芥、防風、蔓荊……夫此等藥品,皆輕清之品,用以祛三陽表分之風,則效如桴鼓;用以治三陰上逆外越之證,則為害最烈,不可不知也。”(《醫法圓通·卷一》)又如:“近來市習,一見痢證,以黃芩芍藥湯與通套痢疾諸方治之,究其意見,無非清熱導滯、調氣行血而已,不知氣血之不調各有所因。

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醫法圓通·卷二》)後一句堪稱醫家箴言。

2.醫貴明理,方不求多

鄭欽安在《醫法圓通》第一篇“用藥弊端說”中開宗明義講了“醫貴明理,不可固執”的道理,這是他的一個重要學術思想。“用藥一道,關係生死。原不可以執方,亦不可以執藥,貴在認證之有實據耳……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講得何等精彩!

他批判“徒記幾個幸中方子”的做法:“只記時行幾個通套方子,某病用某方倍某味,某病用某方減某味,如此而已。”(《醫法圓通·卷三》)“不讀仲景書,徒記幾個幸中方子……不求至理,不探玄奧,自謂知醫。一遇危症,大海茫茫,陰陽莫曉,虛實莫辯,吉凶莫分。”“今人只徒口誦心記,而不識至理攸關,無怪乎為方藥所囿矣。”

於是他強調醫貴明理,“不必多求妙方……不可一味見頭治頭,見咳治咳,總要探求陰陽盈縮機關與夫用藥之從陰從陽變化法竅,而能明白瞭然,經方、時方,俱無拘執。久之,法活圓通,理精藝熟,頭頭是道,隨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所謂“以三陽之方治三陽病,雖失不遠;以三陽之方治三陰病,則失之遠矣。”(《醫理真傳·卷二》)有道是“隨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由此他認為

“不必多求妙方”“切切不可專求捷方”。這一點,是我們學習鄭欽安時應予注意的。

鄭欽安的侷限與不足

鄭欽安在陰陽大略上並不偏頗,但在小節上難免有失偏激,如他認為人參功專補陰,視杜仲、巴戟天、肉蓯蓉等藥“功專滋水”,未免有偏。當然這些均屬瑕疵小節,不能掩蓋其扶陽思想的光輝。

另外,有學者對鄭氏將封髓丹作為潛陽主方亦持異議,認為封髓丹從藥物組成上看,應系滋降之方,此說不無道理。但鄭氏使用本方,自有其解釋,作者在相關章節已經揭示。重要的是,鄭氏有其大量臨床實踐作為依據,“餘嘗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衝……諸症,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料,令人不解者”(《醫理真傳·卷二》)即鄭氏也承認“實有出人意料,令人不解者”。也許,療效就是硬道理吧。

其他如在論治癲狂、求嗣等時,似乎摻雜有少部分的“善功懺悔”、善惡報應等迷信色彩,這是時代侷限,不必苛求。

其實,作為臨床大家,鄭欽安最大的缺憾也許是沒有留下專門的醫案集,這一點令人十分不解。各家流派的代表人物差不多都留有醫案,像葉天士甚至以《臨證指南醫案》著稱。由此我們無法領略鄭氏用藥風範,散見於著作中的幾個案例彌足珍貴,究竟不敷研習。事實上,火神派諸家在理論上推崇扶陽是相當一致的,但在用藥上則風格各異,顯示出豐富多彩的臨床經驗,這不僅需要學習其理論,更重要的是研討其臨床實踐,而這一點非醫案莫屬,對於火神派的傳承而言,鄭欽安給我們留下一樁憾事。為了彌補這種缺憾,作者將另外編著一本《火神派示範醫案點評》,以與本書配套,幫助讀者研習。

鄭欽安的遺憾與侷限

本文內容選自:《火神——鄭欽安(火神派著名醫家系列叢書)》。關注中醫出版,每天都有9折書,滿99元包郵。

……以下是廣告時間……

鄭欽安的遺憾與侷限

內容推薦

本書力圖系統、全面、準確地展現鄭欽安的學術風貌,重點歸納了鄭欽安學術思想“四大綱領”,全面揭示了鄭欽安的學術特點,以便準確把握其用藥真諦。在闡釋理論時,注重選取案例予以證明,有論有案,以案證理。理論結合臨床,以期有助於讀者理解,為火神派的學術建樹做出了開拓性探索。

END

大家都在看↓

一部扶陽百科——《鄭欽安盧鑄之醫學講授》

學了火神派以後,感覺以前60年白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