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給農民減稅,打了勝仗,為何反而成了奸臣?

說到魏忠賢,影視劇中都把他刻畫成一個奸臣的形象。然而,歷史上的魏忠賢確實有治國才能,體恤農民給農民減稅,還讓朝廷打了不少勝仗,為何這樣的人會變成人們口中的奸臣呢?

魏忠賢給農民減稅,打了勝仗,為何反而成了奸臣?

說魏忠賢是奸臣的是東林黨人,東林黨人是江南士族豪紳,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他們是朋黨(為爭奪權力,排除異己。相互勾結而成的集團)。魏忠賢因為向他們收稅,所以得罪了他們。

明朝萬曆年間,經過張居正的改革,士族工商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江南地區,“天下金銀、盡聚三吳”。到了天啟年間,魏忠賢為了收稅,改變了方向,向大地主,吳中豪紳富戶,工商業收稅,從而充實了國庫。,明朝廷因為國庫有錢,在遼東後金的對戰之中,一掃萬曆末年的頹勢,打了許多勝戰。當時袁崇煥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重用。

魏忠賢給農民減稅,打了勝仗,為何反而成了奸臣?

因為魏忠賢出身也是貧苦家庭,所以並沒有給農民加稅,所以國內矛盾不是很突出,魏忠賢掌權期間,民變也不多,而到了魏忠賢倒臺以後,民變迅速變成了人民起義,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後期東林黨人掌握了國家走向,國家稅收由向富戶徵稅,改為了向農民徵稅,而工商業富戶不用納稅,這樣一來,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社會財富就像是人的血管用繩子勒住一樣,聚集到了一個地方,產生了病變。不再流通,就像是“大明忠臣錢謙益”財富多不勝數,也不為國盡忠,很多富有大明官員坐視國庫空虛,最終經常性的發生農民起義。拖垮了這個龐大的帝國。

魏忠賢給農民減稅,打了勝仗,為何反而成了奸臣?

有時候看人不能聽別人說,得靠自己去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發點,如果現在出來一個魏忠賢,廣大的工農階級會很高興,而一些富商大戶肯定會集體去黑他。正所謂“善惡行為前人做,忠奸是非後人評。”所謂奸臣,不過是沒有保全自己的利益罷了,真正評判還是要全面來看。

這裡整理了一個遼東糧餉的佔比情況:天啟2年時遼東糧餉全部由農民承擔,天啟7年時,農民只承擔三分之二的糧餉,剩下的三分之一有工商業稅負承擔。到了崇禎時期,又迅速上漲了農民承擔的稅負。東林黨掌權後,著實的在大明的心窩上狠狠地插了一刀,送大明王朝歸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