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五年來超66萬人涉毒品犯罪被批捕

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共起訴毒品犯罪案件597608件741260人,分別佔全部刑事案件起訴數的10.8%、9.7%。

“其中2018年1月至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毒品犯罪案件26248件31679人,起訴28951件35193人,起訴數與2013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29.7%、18.8%,保持了打擊毒品犯罪案件的高壓態勢。”最高檢公訴二廳副廳長黃衛平在當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

據悉,近年來毒品犯罪案件數量大,禁毒形勢依然嚴峻。

黃衛平說,雖然從2016年起,檢察機關起訴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有所下降,但毒品犯罪案件總數、涉案人數仍十分巨大,“特別是近年來以冰毒、麻古、氯胺酮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案件增長迅速,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全國毒情形勢依然嚴峻。”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零包販賣等末端毒品犯罪增長迅速,10克以下零包販賣毒品案件佔比很高。與此同時,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大宗化明顯,公斤級的案件猛增。

“如海南謝某等人制造毒品案,製造氯胺酮達1200多公斤。廣東姚某等人運輸毒品案,查獲的冰毒數量高達66公斤。”黃衛平舉例稱。

他表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等三個罪名,案件量在毒品犯罪中居前三位,佔比很大。五年來,該三類犯罪案件數和人數分別佔全部毒品犯罪總數的98.8%、98.4%。

黃衛平說,“當前毒品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一些大宗毒品犯罪還配備了槍支彈藥。反偵查意識強化,往往採取單線、假名、暗語、密碼聯繫;頻繁更換聯絡方式、銀行賬戶;人貨分離、錢貨分離、住貨分離等等。”

此外,當前網絡毒品犯罪高發,犯罪分子利用現代化的通訊、交通和金融服務體系進行毒品犯罪活動,查緝、打擊難度加大。

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時,檢察機關注重深挖案件背後可能存在的職務犯罪。

黃衛平舉例稱,四川省檢察院辦案時發現某法院副庭長袁某幫助毒販逃避處罰、收受賄賂,袁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廣東省檢察院辦案時發現某看守所民警涉嫌為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做虛假的立功線索,有5人因涉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收受賄賂被查處。

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毒品犯罪案件11092件;共糾正漏捕8752人,其中糾正漏捕後起訴6091人,161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共糾正移送起訴遺漏罪行18986人,糾正遺漏同案犯8686人,其中419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

在刑事抗訴工作方面,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出二審抗訴和再審抗訴2950件,其中一批因裁判認定事實、適用法律錯誤導致量刑畸輕甚至無罪的案件得到依法糾正,有力地打擊了毒品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