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裡低風險的賺錢機會,抱緊它!

P2P的風聲一直很緊,大家都憋著一口氣。

自從監管限制大額標後,很多大平臺都有轉舵的趨勢,因為不能跟銀行搶生意了。

反倒是一些專注車貸業務的小平臺,越來越火了。

今天專門來說說這類業務到底靠不靠譜。

1.

先說說P2P車貸業務好在哪?

很明顯的的一個優勢:車貸符合未來監管的小額分散方向。

不止一次提過了,P2P平臺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風險,合規之下才能談安全。

從流動性上看,車貸多為小額短期借款,資金回籠比較快,短時間內就能實現較高收益,適合猴急的人。

從收益上看,車貸業務都是採取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的付款方式,保本且收益高,這個沒有理由不愛吧。

從風控上看,跟房產等其他大型產權投資,汽車的流通性大,變現容易,壞賬比較可控。

車主群體相比小額信貸的客戶來說,經濟水平略高,沒那麼容易違約。

即使逾期,還有車輛作為擔保,平臺會處置借款人的車輛,不會影響到投資人的資金。

對出借人來講,車貸項目的投資金額都比較小,土豪完全可以同一筆資金投資多個項目,等於分散了投資風險。

現在P2P車貸的模式很多,怎麼樣識別它們的安全係數?

這裡主要說說兩種常見的模式。

車輛抵押是P2P平臺裡質量比較高的標了,很多人的首選。

車輛抵押,其實不押車,車還是可以讓借款人自由使用。

只需要借款人必須提供身份證和車輛的相關信息,然後在車管所進行抵押登記,安裝GPS,辦理車輛抵押手續,再綜合匹配貸款額度。

還一種是質押貸,流程也差不多,但車要留給平臺。

這兩種模式看起來大同小異,哪種更靠譜呢?

抵押模式的優勢就在於,車的使用權在借款人手中,這樣平臺就不需要租賃停車場,省了成本。

但同時也是個劣勢,汽車抵押是在車上裝上GPS,車可以開走,一旦出現逾期,拆掉GPS,平臺監控可能就監控不到了……

還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借款人的車輛先到第一家平臺做了抵押,然後再到第二家車貸公司借款,等於借了兩次錢。

一旦不還了,兩家公司同時被“綠”了……

出於這幾點風險考慮,抵押放款額度會比質押要低。

質押模式因為借款人的車子放在平臺上,即使出現違約的情況,平臺完全可以變賣質押車來償還自己的本息,將風險降到最低,理論上平臺不會有什麼損失。

但質押模式也有不足,平臺競爭一激烈,很容易導致給借款人的放款額度虛高。

舉個例子,一個借款人拿著自己車子去做質押,100萬的車子借出來120萬,這是在慫恿借款人跑路啊。

歸根結底,兩種模式安不安全,還得看平臺風控。

所以挑選車貸業務的同時還要會挑平臺。

盤點了一些有車貸業務的平臺,以供參考。

P2P里低风险的赚钱机会,抱紧它!

2.

P2P車貸目前應該是較安全的一類業務,還挺賺錢。

當然,業務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這裡還是要強調下這種模式的風險。

一些火的東西很容易被複制,玩家們都覺得錢好賺都向這個領域衝,容易玩壞。

目前車貸的利潤被壓縮的很慘,風險正在逐步釋放。

當平臺不賺錢的時候,不光意味著你的收益要不保了,就連你的本金可能都要危險了。

作為投資者,在選擇車貸標的時要注意些啥呢?

車輛歸屬,起碼你要確定車是不是借款人的,簡單來講是要人車一致。

核對的方法是看借款人的身份證,跟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上的所有人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點,對車輛有個大概估值,值多少錢。

從理財角度分析,車屬於消耗品,同一款新車每年的價格是遞減的,車輛的價值決定了借款人能借走多少錢,二手網站一查就明瞭。

車輛貶值快,不宜借款時間過長。如果是2-5年的二手車,波動不會太大,小投2-3個月不會有太大問題。如需續借,需要再次評估車輛價值。

大概在2014年有一家叫融益財富的平臺,專門做車貸的,平臺前後運營了一年多跑路了,其實不是平臺想騙錢,而是老闆太年輕,借出去的錢明顯高於車輛的估值,最後資金鍊斷裂了!

最後一環,就是要看平臺對於逾期的處理,假如借款人不還錢,怎樣保障本金和利息安全?

*小貼士:如何考察車貸平臺標的真實性?

查看圖片有無PS作假——查看標的描述是否詳細——查看抵押和在押等資料手續是否齊全——查看借款期限,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