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欲練神功,揮刀自宮“,是寫在《葵花寶典》及其衍生的《辟邪劍法》這兩門秘籍中第一行的話,否則便會“慾火如焚,走火入魔,僵癱而死”。其表面原因,便如林平之對嶽靈珊所說:創立《葵花寶典》之人,是個太監,所以才專門創立了一門適合太監習練的神功。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因此,正常人練此神功,便會慾火攻心,走火入魔,練功不成,反而喪命,需得如太監一般“揮刀自宮”,六根清淨,斷絕了慾火根源,方可神功大成。

然而,練《葵花寶典》必須自宮的更深刻原因,卻並非如此簡單。

20世紀60年代,最早在報刊連載版本《笑傲江湖》小說中,明確寫明瞭《葵花寶典》真正作者,那就是《笑傲》故事三百多年前,一對「年方壯盛,武功如日中天」「恩愛甚篤、因故失和」的絕世高手夫婦合力所創,而且,”葵花“二字便分別蘊藏在男女二人名字中。此二人,其實就是《神鵰俠侶》的王重陽、林朝英二人。(”重陽“則向日為”葵“,”朝英“則夕拾為”花“)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那麼,既然所謂《葵花寶典》,其實就是王重陽所創的“先天功”,和林朝英的“玉女心經”的合稱,然而,練過“先天功”的王重陽、“南帝”段智興,也包括練“玉女心經”的《神鵰》男主角楊過,似乎並未自宮,這又是怎麼回事?此事說來話長了。

真實歷史中,王重陽的徒孫,“長春真人”丘處機的首徒,繼任全真教掌教“清和真人”尹志平,曾這樣描寫丘處機:「一番淨身自險死,一番飛石打折三根肋肢」,(全真教道藏《真仙直指語錄》)

其實尹志平所述“淨身”此事,本意可能是指全真教的種種苦修以磨練自身的手段。全真七子人人都受過王重陽這種磨礪他們心志的”特訓“:

比如“丹陽子”馬鈺本是鉅富,被王重陽勒令散盡家財,每天只可乞食一缽面,冬日不得烤火,夏日不可喝水。

"玉陽子"王處一“被王重陽勒令于于沙石中長跪不起,其膝磨爛至骨”,整日赤腳行走於礪石荊棘,練成了“鐵腳仙”。

”長春子“丘處機的苦修法則是晝夜不眠,搬著石頭在來回上下山,整天流汗還不準吃鹽,如此挑戰人體生理機能的苦修方法,當然會“險死還生”。

然而,明清時期的太監們,卻因"淨身”二字,當真以為丘處機為斷情孽,專心修道,竟不惜揮劍自宮,血如泉湧,險死還生,於是紛紛將丘處機奉為他們的祖師爺。連此後很多道觀中丘處機的畫像和塑像,也統統變成了面白無鬚的閹人模樣。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丘處機的生日正月十九日,被太監們當做他們自己的節日,即所謂“燕九節"(“閹九”的諧音),每逢那天,紛紛出宮到道觀,給”丘神仙“進香。

【俗稱正月十九為燕九,亦稱閹九,又稱會神仙。前數日,遊人已多,而閹人火,以元代丘處機乃自宮也。】——《清稗類鈔》

明朝大才子王世貞,看到白雲觀的長春真人像“白皙,然膚理皴皺,無須,若閹宦然”後,還進一步引述了「成吉思汗鐵木真,面見丘處機時,想把宮女賜給丘處機,丘處機揮劍自宮,以此拒婚」的狗血故事。

【元太祖以宮嬙賜丘長春,逼使汙之,長春乃自刃其勢,以示不得汙】——《菽園雜記》

丘處機”自宮求道“一說在民間以訛傳訛,流傳了數百年,甚至寫進了一些正規出版的《中國道教史》中。時至今日,以獵奇心態堅信丘處機“三次自宮方可成功”的人,同樣為數甚多。因此,小說作者金庸先生在創作武俠小說時,也不免會受這樣的通說影響,下意識便認為丘處機是個自宮之人,那麼,丘處機之師,率先倡導”苦修“的王重陽,自然也可能自宮。

作為道教彼此相對立的兩大派別,全真教和此前流傳千年之久的龍虎山天師教(正一派)最大區別之一,也就是天師教的道士都可以娶妻生子,甚至父子代代相承”天師“一職,而全真教卻勒令道士必須戒絕女色、不得婚娶。

哪怕有林朝英這等才貌無雙的絕世巾幗英雄一片傾心,王重陽卻百般推脫,竟忍心看著佳人英年早逝,也不願和她締結良緣,成為佳偶,這樁在任何人看來皆是不可思議之事,與其說真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倒不如推測王重陽為練就絕世神功,成為天下第一,早已經失去做男人的權利了。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後來,王重陽將“先天功”傳給大理國皇帝、“南帝”段智興,段智興在練功時冷落了其愛妃劉瑛,讓她獨守空閨,紅杏出牆,投了周伯通懷抱。後來黃蓉含蓄對劉瑛說「段皇爺要練先天功,可不能跟你太要好啊。」瑛姑反駁「怎麼他又生皇太子?」黃蓉側過了頭,想了片刻,道「皇太子是從前生的,那時他還沒練先天功呢。」

因此,段智興雖有子嗣,但練先天功卻在其後,正如嶽不群為練辟邪劍法而自宮,生女兒嶽靈珊卻是在自宮之前一樣。以黃蓉之冰雪聰明,竟也要”側過了頭,想了片刻“,方才想明這個道理,蓋因此時黃蓉尚不通男女之事而已。

大理皇帝段智興與貴妃劉瑛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劉瑛是宮中貴妃,卻和外人私通,自己的妻妾鬧出這等醜聞,段智興身為帝皇卻泰然處之,還欲成全她和周伯通的好事,甚至在周伯通逃走後,竟然還任由劉瑛將其私生子養在大理宮中,還讓屬下稱之“小皇爺”,給予皇子待遇。這一情節完全不符合宮廷律則、世間情理,但若是段智興因為修煉斷絕情慾的“先天功”,早沒有了正常男人對情敵、對失貞妻子的憎惡心理,那就完全解釋得通了。

就如同練辟邪劍譜而自宮的林遠圖,為掩人耳目而娶妻、收了不知是何人血脈的養子,傳下一份“福威鏢局”的基業來。

段智興猶豫再三,最終不肯捨棄五年功力,救助劉瑛和周伯通的私生子,與其說是被「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的手帕刺激,倒不如說他更多是不捨得放棄第二次華山論劍奪魁的機會,畢竟是付出偌大代價,才得以身兼“一陽指”和“先天功”這兩門神功,手帕只是促成他決斷是最後一根稻草。

後來,段智興出家為一燈大師,還因為自己沒有救治妻子和情敵的私生子而負疚幾十年,最後更和這兩人愉快地在一起終老,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最後一個疑問,既然林朝英創立的《玉女心經》,就是《葵花寶典》中的那部分,為何楊過拜師古墓派,練玉女心經時,卻無需自宮?

很簡單,楊過初登場時,年齡十二三歲,在桃花島和全真教一共待了一年左右,進入古墓派時,年齡只有十三四歲,體內雄性激素不足,身體尚未發育。因此,修煉此類功法的”慾火如焚,走火入魔“之弊,一時輪不到他。

等到幾年後楊過長大成人,又有小龍女和他雙修習練,兩人一練“陰進”,一練“陽退”,遇走火入魔困厄時便可以互相救助,更重要是兩人心靈相通,在危急之際有如一人。同時,楊過在古墓派時,又長期宿眠於寒玉床中,以千年極寒的寒凜之氣,壓制了他體內可能的”燥熱“。

有人無需自宮,也練成《葵花寶典》,此人竟是家喻戶曉的大俠

所以,從金庸原著的隱藏細節分析,修煉《葵花寶典》而無需自宮的法子當然是有的。那就是和楊過那樣,在孩童時代尚未發育時便開始修煉,再有一個心靈相通的女子和他雙修習練,同時輔以古墓派寒玉床鎮去”燥熱“,自然就無慾火攻心、走火入魔之患,而不得不自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