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驕傲!高埗最火男神從甲骨文“裸辭”成數字經濟“網紅”教授

他,是東莞高埗走出來的農村娃;2004年,考取英國博士全額獎學金,成為了甲骨文英國(Oracle UK)終身高級工程師。他,曾經拿著100萬元的獎學金,卻吃著餅乾麵包、睡在別人家的地板上做技術攻關。前兩天,媽媽才知道這段求學背後的經歷,一時間流下了眼淚。

为你骄傲!高埗最火男神从甲骨文“裸辞”成数字经济“网红”教授

2008年,他卻從甲骨文“裸辭”,選擇回國做了一名高校講師;隨後,用短短3年時間,就晉升為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雲計算,尤其是雲計算和大數據裡的信息安全;他和他的團隊從零到有,打造出華南乃至全國最先進的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

今年5月3日,省委書記李希到華南師範大學調研,參加了由他主持的“我的中國‘芯’,青年人的使命與擔當”下午茶交流會。他就是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淦森。

由於大力“鼓吹”雲計算和大數據,作為國內先行者的他一度被懷疑、不被認可。然而,他又憑藉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不俗表現,在數字經濟的風口下成為青年眼中的“網紅”教授。

通俗介紹雲計算

就像一個風起雲湧的海面

趙淦森:“雲計算”和大數據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核心信息技術,已經深度地滲透到我們生活和產業裡面。以此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核心生產力,藉助它,可以提升傳統產業,在技術創新上實現彎道超車,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很多智能手機都提供了雲服務,可以把手機上所有的照片、通訊錄都放在“雲”裡面,換手機的時候或者在另外一個設備少,只要登錄就可以拷貝和使用數據。然後用這些數據能做什麼,裡面的想象空間就太大了。因此,信息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大數據;另一方面,又要從國家戰略層面重視信息安全。雲計算就像一個風起雲湧的海面,四面八方都是海量信息流。要實現雲計算裡的信息安全,就有點像一艘船飄在這個海面上,需要保持一直靜止不動、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又比如,雲計算跑得很快,但也要能及時剎住車,我們開發了一套操作系統,在安全上做的工作,就是讓它能剎得住。

談東莞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硬件製造是東莞的方向和優勢

趙淦森: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叫智慧城市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傳統工業城市對信息化的依賴是有限的,但在全世界迎來技術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變得像工業時代的道路、橋樑、水電一樣重要。要想提升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數字化水平,只有通過互聯網,依託雲計算和大數據。

東莞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良好機遇。珠江東岸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廣州、深圳的溢出必將輻射於東莞。粵港澳大灣區有潛力打造全球大數據的“硅谷”,也就是大數據的創新中心、產業集聚中心,東莞就是要搶抓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趙淦森:雲計算和大數據包含軟件和硬件兩個部分,東莞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不算特別強,但電子信息製造業是很強的。東莞在硬件層面的優勢,為發展數字經濟打造了良好基礎。同時,東莞市引進了很多科研平臺,如中科院的雲計算育成中心,是國內最早一批做雲計算的科研機構。可以說,東莞把握住了機遇,選對了好的方向,有一個很好的開端。

東莞的優勢在於中層技能人才的積累多,製造業鏈條完備,可以在數字經濟的產業鏈上多做文章。比如在數據終端領域,用好華為、OPPO這樣的企業,形成東莞的獨特優勢。再如,東莞創新創業的風氣非常務實的,要發揚這一點。這幾個點我覺得會是東莞未來的方向和很重要的優勢。

談東莞如何引才

重視存量人才培養 提升城市環境

趙淦森:我也是東莞青年人才成長促進會的會長,從客觀條件上講,東莞的青年人才成長的平臺,與北上廣深還是有點差距。同時,東莞的風格就是務實,太務實的時候,青年就會不自信或者不夠大膽。我非常希望東莞的年輕人,能夠放得更開些,去創新和探索未知領域,利用好刻苦、勤勞、務實、誠懇的品格優勢。

在人才建設方面,首先,在謀求增量的同時,不能忽略存量。東莞本身有很多優秀的青年人才,用好了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第二,在追求增量的過程中,最長遠的策略是加強培養,在現有人才裡面,加強各個層面的教育,去進一步提升。第三,用好東莞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人居環境、營商環境,去吸引人才。硅谷從來不用說花多少錢請大教授來創業,它就是靠自身的環境去吸引人才。

【通訊員】鄧文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