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觀人術

古人的觀人術

觀人必須外以“八觀六驗”,內以“六戚四隱”。

古人的觀人術

古人非常重視觀人,原因有很多。第一,要知人善任,只有對這個人認識透徹,才能夠委以重任,用之不疑。第二,要觀察別人,首先要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過觀察自己,瞭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去觀察別人。《孟子》上說:“知其性,則知天矣。”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的本性,他才能知道萬物的本性。所以他洞察了自己的這些特點,他才能夠更好地瞭解別人。第三,觀人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品性。我們觀察別人,並不是要和別人勾心鬥角,想出辦法去對付別人,而是提高自己的德行,更好地去幫助別人。當然,這些也要靠經驗,也要靠心地的清淨。

《群書治要》中有很多具體的觀人方法。在《呂氏春秋》上就說,觀人必須外以“八觀六驗”,內以“六戚四隱”。

古人的觀人術

  • “六戚四隱”中的“六戚”,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六種非常親密的親屬關係。也就是說,你對這個人要委以重任時,首先要向他的父母瞭解一下這個兒子對父母夠不夠孝敬。如果這個兒子在家不能夠孝敬父母,對父母沒有恭敬心,那這個人對領導也不能夠盡忠,所以中國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其次,還要向他的兄弟瞭解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夠尊敬兄長、幫助弟弟妹妹。一個人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夠給以幫助的話,他對朋友也好不到哪兒去。最後,還要問一問他最親近的妻子、兒女。這些人整日和他生活在一起,對他的生活習慣、毛病、習氣是最瞭解的。因為一個人在外面的時候可以裝飾得很好,但在家裡,一些壞的毛病、習慣就暴露無遺。 因此,要通過這六種最親密的親屬關係來考察一個人。

  • “四隱”是四種隱惡揚善的、可以信任的關係。第一,交友

    ,就是他現在所交的朋友。第二,故舊,就是他以前交過的朋友。第三,邑里,即他的同鄉。第四,門廊,即他的鄰居。顯然,這四種人對他的過去、現在都瞭解得很清楚。

因此,我們對人委以重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對這些人進行詳細的調查,然後才能夠委以重任。

古人的觀人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