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風裁塵》:郭敬明,一個超級富豪的自卑感,如此強烈

《願風裁塵》:郭敬明,一個超級富豪的自卑感,如此強烈

《願風裁塵》:郭敬明,一個超級富豪的自卑感,如此強烈

《願風裁塵》值得一讀,甚至可以說它是郭敬明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罕見且密集出現郭敬明的自剖與獨白,毫不掩飾自己的弱點、軟肋與羞恥。不經意間,郭敬明將自己心中隱藏許久的秘密和盤托出。當筆者讀到這個“秘密”很是意外,可細細思量,卻又在情理之中。理解了這一點,關於郭敬明及其寫作中隱晦不明的部分終於明朗了,那就是郭敬明的自卑。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只是,在郭敬明這裡,自卑並不是一種偶然、飄零的情緒,而是一種人格、性格特徵,甚至可以說,自卑是他這個人的底子。郭敬明始終非常敏感、排斥自己來自四川小鎮的出身,他對“外面的世界”有著超乎同齡人的嚮往。“外面的世界”觀念多來自於當時郭敬明深愛的安妮寶貝、王家衛,它意味著高樓大廈、名牌服飾、豪華酒店、咖啡廳喝下午茶,意味著某種頹靡卻又奢侈的情調。因此初中時候,他會費盡心思去買他眼中的“名牌”,這在書裡隨處可見。

郭敬明看清了這個世界的叢林法則。而幸運的是,憑藉商業智慧,憑藉著超乎常人的努力,他挖出了鑽石,巨大的財富、巨大的成功,使他終於站立在天平上高高的那一端,郭敬明已經是這個社會金字塔尖的人物了。可問題的癥結在於,郭敬明的自卑並未由此褪去,他的財富並沒有讓他一勞永逸地獲得他始終渴求的優越感。因為他沒有料到,即便他是有錢人了,嘲諷和譏笑竟始終存在;他更沒有料到,自己會如此在意:

《願風裁塵》:郭敬明,一個超級富豪的自卑感,如此強烈

自然地,在郭敬明的作品中,“愛炫”是最典型的特徵。這是極端自卑者條件反射般的做法,曾經最缺什麼,有了之後便最愛炫耀什麼。他炫富。他講他對奢侈品的喜好,他炫示自己某些“奢侈”的怪癖,諸如對杯子的迷戀,無論多貴重,都買來收藏郭敬明無時不刻想告訴別人,他有錢,他很享受這種有錢人的生活。這一炫富行為,是帶有報復性質的:

在郭敬明這裡,強大的虛榮心,對於羞恥的超級敏感,使他無法忍受任何指責和嘲諷,每一個流言都可能他苦心經營的優越感灰飛煙滅,自卑成為他難以擺脫的夢魘。他只能不斷攫取財富、變得“更強大”,這是他獲得虛榮、抵消自卑的方式。與此同時,自卑又與傲慢的自負、顧影自憐的自戀交織混雜,這構成了“郭敬明”複雜的人格特徵。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便能不難理解其作品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緣由——為什麼他的小說炫富、拜金、崇尚物質主義、遵循資本邏輯?

無論如何,身家上億的郭敬明終於成為了上海最有錢階層中的一份子,他享受著高級的待遇,接受來自四面八方追隨者的景仰與崇拜,飄飄然於雲端,這將源源不斷生產出優越感,使他可以假裝不去在意關於他的各種批評,使他有勇氣面對他窮酸的過去,使他有底氣回擊一切嘲諷和質疑。

《願風裁塵》:郭敬明,一個超級富豪的自卑感,如此強烈

然而,他終究是一個自卑者,他耗費心力賺取財富來滿足虛榮,他活在別人的流言裡,他真的疲憊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