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一人30年收藏過千個盤子 欲建博物館

萊蕪一人30年收藏過千個盤子 欲建博物館

萊蕪一人30年收藏過千個盤子 欲建博物館

每天擦拭藝術盤是王道坤的必修課

萊蕪一人30年收藏過千個盤子 欲建博物館

王道坤收藏的各種藝術盤

萊蕪一人30年收藏過千個盤子 欲建博物館

王道坤收藏的歐洲藝術盤

盤子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物件,從人類有歷史以來的骨器、石器到後來的陶土燒製,演變到現在的三餐用具並向觀賞擺件發展,盤逐漸成為藝術品,然而鮮有人對其進行考究收藏。萊蕪雪野村人王道坤從第一次接觸藝術盤至今已有30餘年時間,家中玲琅滿目擺滿了收藏的各種各樣藝術盤,現已超過1300件。盤子,裝滿了王道坤退休生活的全部,以藏會友讓他的生活變得充實。

1950年出生的王道坤曾任萊蕪市農機局、農業局局長職務,2012年由萊蕪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退休在家,與大部分離休幹部閒賦在家不同,王道坤對藝術盤的收藏研究讓他的退休生活變得充實,並因此結交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成為摯友。從開始收藏藝術盤開始至今,王道坤已經收藏超過1300多件藝術盤,琳琅滿目擺滿了整個房間,儼然已具備一座藝術盤博物館的規模。

與其他收藏品不同,藝術盤收藏顯得格外的“另類”、“偏門”,這也更加的說明了王道坤的獨具慧眼。1985年,王道坤一老友送給他第一套藝術盤,成為了王道坤藝術盤收藏的開端。1986年,王道坤去朋友家串門時發現一件藝術盤很別緻,幾番商量之後,王道坤得到了這件藝術盤,後來王道坤才知道這件藝術盤原來是光緒年間的太陽花瓷盤,非常具有收藏價值,而真正開始收藏藝術盤還要從萊蕪市發行手套紀念盤開始。

1986年10月,現萊蕪市魯中大街(原萊蕪市第一條人民路)竣工,作為紀念髮型了首套紀念盤,王道坤被藝術盤有了重新的認識,從此開始輾轉收藏藝術盤,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職期間沒有專門的時間去研究,直到2012年退休在家,王道坤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藝術盤。

退休後,王道坤沒有像其他退休老幹部一樣圍著棋牌享受難得的清閒,除偶爾與家人旅行散心之外,其餘時間都交給了藝術盤,他收藏的藝術盤數量也從最初的幾十、上百到了現在的1300多件,家中的大部分空間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藝術盤,萊蕪、山東、全國、歐洲,各地的藝術盤分門別類的擺滿了整個房間,藝術盤太多房間擺放不開,於是臥室、客廳、過道都成了藝術盤的“領地”。

30年來,王道坤的生活一直有藝術盤相伴,對於藝術盤,王道坤也從最初的興趣使然到現在的完全痴迷。今年5月,歷時30年收藏經歷,花費半年多時間集結成冊的《藝術盤的收藏與欣賞》一書正式出版,涵蓋了國內外各種藝術盤作品共336件,並詳細記錄了藝術盤的時代變遷、當代各地製作成就、藝術盤材質與製作工藝、創作題材與功能,這部作品也填補了藝術盤收藏專業書籍資料的空白。已經66歲的王道坤依舊沒有止步,仍然把大把時間放在了藝術盤研究上,並籌備著建立藝術盤博物館,用王道坤的話便是:凡能動,究盤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