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重拳出擊!揭祕背後真正原因

今年環保抓得嚴,很多小企業因此關門、停產、限產,到處是鬼哭狼嚎,小老闆一夜破產,地方當局也衝突不斷。GDP和地方稅收放一邊不說,要命的是影響地方工人就業,說嚴重了就是會影響社會穩定。

上面重拳出擊,有傳這是西方的陰謀,上面解釋是為了還老百姓一片青山綠水,但這都不是主要原因。背後真正原因我認為有這4個!

環保重拳出擊!揭秘背後真正原因

在國際上有簽定協議

為什麼這麼重拳整治?是老百姓喊著要藍天,輿論所至嗎?錯了,是《巴黎協定》。

2016年11月4號生效的《巴黎協定》,對簽訂的每個國家年排放量都有指標,我們在國際上是極其好面子,重承諾的國家,為了達到在國際做出的鄭重承諾,環保組合拳一組接一組的上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這個協定偏偏美國又宣佈退出,這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非工業因為環保一事遭來橫禍,致使南非很多重要礦產資源產權易主。不少人擔心咱們上了西方人的當,這個說法我不認同,畢竟我們還是有不得不整治的內在理由。

髒亂差企業拖經濟發展後腿

官媒說全經濟一體化,這是什麼呢?就是讓咱的企業不能守舊,要不斷創新跟得上國際節奏,但跟上節奏就需要轉型升級。這要投入很多資金,那這錢從哪來?家長不能一輩子資助你,那就得自救。

可目前情況是整個搞生產的企業利潤都不高,銷售價格普遍偏低,很大因素是被一些攪局者帶壞的,你正規企業拼價格拼不過他,因為你要交稅、給員工交保險、給設備做保養各方面的費用繞不過去。而一家不正規的小作坊根本沒有這些費用,市場消費者又認準價格第一,為了獲得客戶,不得不低價銷售,所以利潤一直上不來。

想要使整個製造業回到健康軌道,上面就必須砍掉那些髒亂差不正規小企業,或者改造成正規企業,這同時也就淘汰了過剩和落後的產能。企業的利潤才能上來,才更有底氣進行轉行升級。

用工荒用工難已經逐步加重

並不是說企業招不到人,而是缺最專業的人才,培養一個合適的人才花費很大。等你培養好了就被小企業高薪挖走了,挖人是最簡單、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小企業不願意費盡心血去培養人才,這也就對正規企業極其不公平。

現在企業招人都感覺到員工很浮躁,動不動鬧情緒、離職,越來越難以管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他覺得離開了這裡還可以去很多小企業。

所以中央忍痛處理掉一批不正規企業,對整個行業的用工風氣會有所改善,但同時也會使很多工人下崗,這就是陣痛期,為了大局犧牲局部這是國家一貫策略。

有效的增加財政收入

為什麼各個地方收入的主要途徑是賣地?

因為(zhenfu)缺錢缺收入,賣地來錢快又多,把房價推到天數字,老百姓都買不起房,資金都進入房市,間接性抹殺實體經濟。所以現在進行國地合併,推行一輪又一輪的稅收改革,讓所以企業納入(zhenfu)的監管,企業走向正規化,不逃稅不避稅,逐漸擺脫靠賣地為生的困境,反過來也會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強哥觀點

所以對於目前抓環保的事,網上怨聲一片,不停地責怪和放大“一刀切”的不利影響,我始終認為這太片面了。要深入來看環保,沒錯,它是有好有壞,但長痛不如短痛,環保整治了,老百姓日子更好過了,

不能總抱著雞肋不撒手,要為經濟發展做長遠考慮。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