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背後的數字金融邏輯

錢包背後的數字金融邏輯

雖然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區塊鏈各產業的佈局卻已經如火如荼。去年是公鏈一個投資的熱潮,今年是公鏈上線。去年公鏈投資熱潮進入白熱化階段,到現在位置是交易所的投資的熱潮。下面一個風口是什麼?近來在筆者採訪完十餘位幣圈投資大佬之後,發現最暗流湧動的就是錢包,我們可以看到VC重量級機構已經在投資這個領域的各式各樣的錢包。不久前,imToken完成千萬美元A輪融資,只是錢包的冰山一角。

錢包背後的數字金融邏輯

眾所周知,業內很多人現在都在使用錢包,但錢包仍然是作為一個工具被大家使用,主要的場景是投資項目、轉帳等。當然現在很多團隊進來投資或者做錢包這個業務,但是他瞄準的是以後流量的入口或者資金的存量,有巨大的變現能力,其實目前更多場景還未植入錢包,不過涉江相信技術很快會攻破這些壁壘。

今天,涉江要講的是錢包背後的邏輯在哪裡?

錢包背後的數字金融邏輯

以前是中心化的錢包,眾所周知用銀行也好,用支付寶也好,錢本身不存在你這兒,是存在人家那兒,人家可以做理財,做借貸等增值服務,來享受資產增值,對你個人而言利息少之又少。數字資產誕生後錢包發展一日千里,中心化的錢包項目非常多,P2P各種理財產品,這樣也圈了很多用戶。除去本身項目靠譜程度,中心化帳戶有一個極大的風險——技術。數字資產之所以很多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歸根結底還是數字資產安全風險排在第一位的,因為這個東西丟了之後不可能再找回了,無跡可尋。

去中心化的錢包是一個什麼概念?過去我們很難想象幾十個人的團隊怎麼管理幾十億資產的規模?一方面要抵制誘惑,另一方面還要保證資金安全。區塊鏈技術下錢包可以管理極大的資產量,可能是上百億、上千億資產量,而不用太擔心資產的安全問題。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的數字資產的錢包還遠遠沒有達到銀行的安全級別,不過區塊鏈最重要的是共識機制,這也是區別於中心化錢包最重要的東西,一旦確立好規則,那麼資金就是安全的。

目前,大部分錢包仍然是轉賬功能為主,錢包的增值功能幾乎為零,相信這一塊也是不少錢包未來要發展的方向,吸引用戶儲值。錢包不應該只是一個工具,錢包本身攜帶的用戶流量和貨幣流量,未來有能力去創造更多商機。

錢包,下一個區塊鏈項目風口,諸位看官儘管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