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赴港上市承壓:審核政策嚴苛 創新認定艱難

據悉,愛錢進母公司凡普金科於4月23日晚間向香港聯交所正式遞交招股書,申請赴港上市。

在此之前,去年9月28日,眾安在線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11月16日,易鑫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今年3月5日,維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信金科”)在港交所發佈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上市。3月13日,匯付天下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3月22日,51信用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收購、更名——曲線上市

如果說凡普金科和其它一些企業希望通過IPO登陸香港資本市場,那麼積木集團、你我貸、達飛控股等互金企業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謀求在港上市可以說是“曲線”上市了。

3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永駿國際控股正式更名為“積木集團”,外界猜測這是持有積木集團73%股份的大股東積木控股在港上市的一步棋。據瞭解,積木控股收購永駿國際控股的交易早在2017年10月就已達成,前者購買了後者3504億股股份,佔發行股份的73%,花費約2.93億港元。12月,永駿國際控股再次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委任積木拼圖集團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董駿為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

互金赴港上市承壓:審核政策嚴苛 創新認定艱難

2017年末,你我貸母公司嘉銀金科董事長嚴定貴通過旗下公司,累計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支付通24.13%的股份,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嚴定貴也隨之成為中國支付通的實際控制人。此舉或為嘉銀金科赴境外上市的準備動作。

3月22日香港上市公司豐展控股剛剛成功更名為達飛控股。在這之前,該公司也被一家內地互金企業收購。1月5日,豐展控股發佈公告稱,達飛控股方面已合計持有公司73.5%股份,高雲紅即日起任公司董事會主席,朱文會及齊剛各自被委任為執行董事。

互金赴港上市承壓:審核政策嚴苛 創新認定艱難

互金赴港上市承壓:審核政策嚴苛 創新認定艱難

2018年以來,已有消息傳出,螞蟻金服、陸金所等企業將在港IPO。

2018年或將拉開內地互金企業在港上市的大幕,對於內地企業選擇在港上市,盈燦諮詢分析師張葉霞認為,2017年大量中國互金平臺赴美上市,已令美國互金概念股數量大增,美國股市已開始收緊相關公司的上市標準。因此,香港或成為今年互金平臺上市的重要陣地。

前置監管 審核政策嚴苛

對於互金企業在港上市難,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首先,內地的互金企業還沒有備案通過,香港是一個法制很健全的地區,在上市規定上對企業是否合規,是否通過備案有一定的考慮。雖然沒有說必須備案才能上市,但是因為國家政策還沒定,港交所也面臨著聲譽風險。其次,香港現在雖然鼓勵科技金融企業在港上市,但P2P屬不屬於科技金融企業還存在爭議。

多位機構人士表示,香港上市標準放開,如允許“同股不同權”等,上市門檻降低,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滿足上市標準,是互金赴港上市的動因之一。

但有香港投行人士表示,網貸平臺很難被港交所認定為創新型公司。“同股不同權”還未被港交所通過,而且還需要被認定為創新型公司。

此外,香港證監會的政策調整也是互金平臺在港IPO的攔路虎。

2017年9月,香港證監會發布《證監會及聯交所發表有關上市監管的聯合諮詢總結》文件(下稱“總結文件”)。此“總結文件”被市場人士稱為新方案。

方案顯示,香港證監會今後將有權在擬上市公司遞交上市申請表格後,直接根據《證券及期貨(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決定是否較有可能提出反對意見,並會於必要時,在提出意見前直接向申請者尋求澄清,不再經過港交所下屬的聯交所。

根據新發布的總結文件,香港證監會的職責將不再限於過去的後方監管,而是有權參與到更為直接的“前置式監管”。此次香港IPO 監管改革方案通過後,香港證監會或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同時也意味著香港證監會對在港上市公司的審批將更加嚴格。

置監管的方向下,對擬上市企業的審核政策或將更為嚴格,內地互金企業在港IPO之前,是否通過合規備案或將是他們考慮是否批准上市的重要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