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江南憶,最憶有青團,一抹青團碧翠後,才是蘇州江南春!

蘇州糕點有這樣的習俗歌謠: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糰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糰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餈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蔔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團俗稱青圓子,唯有江南有,且只在清明前後才最應季,最初出現在上巳節裡,那時它還叫龍舌,幾經發展才成為如今清明時節的食令,清代神級吃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他記下“青糕、青團,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糕團,色如碧玉”,青糰子才正式被喚作青團。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說到正宗的青糰子,上過二次《舌尖上的中國》的黃天源自然不容錯過,蘇州玄妙觀隔壁的黃天源,是家響噹噹的糕團老字號了,創設於道光元年(1821年)。

難得有機會走進黃天源食品廠,跟著非遺傳承的糕點師傅,見證青糰子從一粒稻米到碧玉糕團的蛻變。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快節奏的生活下,很多事情都以方面快捷為主,對於現在的小孩子們來說,很多傳統蘇式糕點的製作方法已經難得見到,習以為常的小小糕點,背後卻包含了傳統的飲食和文化的傳承。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在動手體驗前的分享中,我們瞭解到,黃天源之所以能夠堅持200年連續經營,正是堅持我們傳統的經商理念——誠信經營;傳統的飲食理念——天然養生。

青糰子來哉

30秒學會製作青糰子

瞭解了黃天源的前世今生,下面就開始走進車間,親自動手學習製作青糰子啦。

食品安全重於泰山,每一個進入車間的大小朋友,穿上了乾淨的工作服和獨特的廚師帽,這個帽子底部設計有網兜,看起來乖乖的,實際上可以很好的網起頭髮。

然後和工作人員一樣,經過風洞除塵,清潔雙手,水龍龍採用的腳控出水,可以有效的避免洗完手後再次汙染。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洗手後酒精消毒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然後就可以進入車間親身體驗啦,因為時間原因,師傅們已經把糯米粉和紅豆沙已經準備好了,下面就是加入青汁,開始盤面啦。

青糰子的原輔料主要有,青汁、麵粉、豆沙三部分組成。黃天源的青汁沒有選擇略有中藥味的艾草和普通大眾的青菜,而是從野生的漿麥草中榨取;粳米和糯米麵粉精選自安徽巢湖的原生態稻田,連油都是選自著名的如皋肉聯廠,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是精挑細選。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盤面可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巧活,盤面的標準就是三光:手光、盆光、面光,面不粘手。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準備好了青團面,非遺傳承師傅開始給大家示範青糰子的製作方法,只見師傅雙手靈巧的一扭一捏,一個團圓均稱的青糰子就做好了。

包青糰子看似輕巧,實際上有很多的學問在裡面,麵糰要大小一致,豆沙餡也要分量均勻,包的時候餡要均勻分佈在中心,保證面壁厚度一致。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看著靈巧的手法,一氣呵成,不一會一籠青糰子就做好了,小朋友們都瞪大了眼睛,小夥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小朋友開始親自上陣,自己包青糰子啦,雖說是第一次體驗,包起來還是有模有樣,忙的不可開交。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經過大小朋友的齊心協力,一個個青糰子終於製作完成啦,小朋友們還進行了一場包青團的友誼賽,在這裡名次不重要,能得到非遺傳承師傅的親自指點和參與其中的樂趣才最重要。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包好的糰子可以上蒸籠蒸了,一定要是高溫蒸制的才好吃,原本觀前街老店就是二樓蒸制,一樓售賣,後來古城區取締了鍋爐,才將工廠搬到了現在的地方。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大概8分鐘左右,色如碧玉滿口香的青糰子就出爐啦,青澀誘人的漿麥草香撲鼻而入,當然這個製作的青團大小是有關係的。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軟糯而不粘牙的青糰子實在是太好吃啦,簡直停不下來。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大方糕來哉

30秒學會製作大方糕

品嚐完新鮮的青糰子,繼續學習蘇州傳統糕點大方糕的製作方法,大方糕(蘇式)是江蘇地區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具有皮薄餡重,色澤潔白,熱蒸供應等特點。該製品時令性強,一般清明上市,端午落令。有甜、鹹之分,甜味有玫瑰、百果、薄荷、豆沙四色大方糕;鹹味有鮮肉大方糕。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師傅嫻熟的動作簡直太帥了,現場驚歎聲起伏不斷,小朋友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壓上黃天源的招牌字樣。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軟綿細膩,甜而不膩的玫瑰花醬方糕就做好了。

青糰子來哉,裝滿了蘇州三月的整個春天

食有所食,學有所學,在實踐體驗中增長知識,實在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好方式。

青糰子來哉,

我把蘇州的滿園春色裝進了小小青糰子裡;

我把懵懂的傳統文化放進了小小青糰子裡;

我把快樂的童年記憶包進了小小青糰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