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聽過,什麼是“三綱八目”嗎?

  • 點擊右上角【關注】微課知識共享頭條號,私信回覆“微課”
    ,贈送您國學課堂全網精品微課(定期更新)~

你有聽過,什麼是“三綱八目”嗎?

《大學》中提出了“三綱”和“八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所謂“三綱”,是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親民”,是指發揚了善性之後,即從事治民。治民要親愛人民。“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你有聽過,什麼是“三綱八目”嗎?

所謂“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

你有聽過,什麼是“三綱八目”嗎?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