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預言大師眼中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

凱文·凱利:預言大師眼中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

在今年的谷歌I/O大會上,谷歌助手成功騙過電話那頭的餐廳服務生,實現了流暢的訂餐交流過程。而過去兩年中,芯片製造廠商英偉達的股價也上漲了1500%,這全得益於圖像處理單元(GPU)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廣受歡迎。

與之相應,美國HBO大熱劇集《西部世界》第二季裡,機器人接待員們向人類發起進攻,大開殺戒。

人工智能這個話題在經過數年沉澱之後,終於從風口,變成可期的未來,甚至一步步走進現實。

對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暢銷書《失控》和《必然》的作者,美國科技雜誌《連線》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

早在24年前,他就在《失控》中預見了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以及網絡社區。

今年7月11日,他將現身成都, 在“2018中國大數據應用大會”上發佈他的全新預見——新一代大數據平臺——這同樣是可能顛覆人類科技觀念的革命預言。

人工智能的“第二春”

其實,人工智能這個詞並不年輕,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便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礎,距今已有62年的歷史。關於人工智能的各類討論也已存在許久,甚至如今火熱的《西部世界》的故事也早在1973年就已經被拍成過同名電影。

那麼,為什麼人工智能最近幾年又突然成為了全世界的寵兒?

2016年,凱文·凱利曾在一場題為“必然(The Inevitable)”的演講中給出了人工智能“第二春”的三大要素,或者說是促成這一切的三大科技創新,即:神經網絡、圖像處理單元(GPUs)和大數據。

用神經網絡來模擬大腦的行為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當它們被組合堆疊起來,大規模運算就成為了可能。如果神經網絡這個詞聽起來有些陌生,那麼我們就換一個詞——深度學習。

另一個限制人工智能發展的要素則是硬件基礎。

要使得神經網絡的模型訓練更好、更快、更準,就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圖像處理單元(GPU)的出現和在深度學習領域的快速運用,使得一個原本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月的訓練過程,得以在幾天內完成。而這也成就了我們開篇提到的英偉達的今天。

至於最後一個要素就幾乎不言自明瞭。當互聯網大公司崛起,大數據的收集、沉澱、利用便成為了可能,過千萬甚至上億的數量級給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應用提供了素材。這些數據背後所蘊藏的各種可能性也讓大數據行業從業者為之著迷。

如果你能選擇自己的個人數據有多透明

近兩年,凱文·凱利同樣看到了分享經濟與智能製造的未來前景。

凱文·凱利:預言大師眼中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

他認為,分享經濟還處於初期,許多待開發領域可以通過分享經濟而增值,比如今年風頭一時無兩的區塊鏈技術。在越來越多的服務與信息都被搬運到雲端之後,人們也將從關注“所有權”轉向關注“使用權”,這同樣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同時,他也鼓勵傳統行業擁抱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機會很大,但製造業一定要智能,需要與智能技術相結合,”他在一次新浪科技的採訪中說,“製造業會遇到一些挑戰,技術在進化,組織結構也需要進化。”這兩方面的調整同等重要。此外,對於企業智能化的轉型,數據的角色至關重要,“沒有數據就不可能有智能產品”。

在他看來,所有業務都是數據業務,業務的開展意味著數據信息的交換。如果一家公司致力於發展智能製造業,就意味著,無論產品形態和具體產生過程,這家公司都會“成為一家軟件公司”。因為他們無時無刻不需要和數據打交道,通過追蹤數據,確認產品的生產和使用,瞭解用戶,沉澱用戶行為,為下一次的產品迭代與新型產品線,甚至企業創新做準備。

同時,這樣重新被數據定義的產品生產甚至可能為用戶創造一種全新的服務。之所以說是“創造”,是因為這樣的需求並不是由用戶首先產生的。另一位成功為消費者創造出無限需求的企業家,還是那位改變世界的喬布斯。

對消費者個人來說,絕對安全與絕對便利永遠處在天平的兩端,通過數據追蹤而實現個性化的診斷和服務,就意味著個人信息的透明化。凱文·凱利認為,這樣的未來需要大眾對數據追蹤保持開放的態度。當然,是否接受或者接受怎麼程度的數據追蹤,都需要每個人自己做出選擇。

今年年初,Facebook出現大規模用戶數據洩露,市值蒸發500億美元。雖然Facebook的 CEO馬克·扎克伯格已經承諾將在全球範圍使用史上最嚴格隱私保護條例——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但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畢竟在各大公司“All in AI”和全面擁抱大數據的現在與未來,數據安全是個急需規範的領域。

凱文·凱利認為,未來的公司可以通過設置隱私等級,為人們提供或開放或保守的數據隱私選擇。

Zeta時代的巨大商機

也許,我們即將迎來的,是一個Zeta的時代。

凱文·凱利認為,到2050年,這個世界的數據量將達到100萬Zeta bit,而1 Zeta bit是1萬億GB。屆時,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挖掘數據的價值,這些問題裡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2050年前後,同樣也是大家普遍猜測的“奇點”降臨的時間。美國作家盧克·多梅爾的著作《人工智能》將“奇點”一詞和人工智能捆綁了起來,奇點指的是機器在智能方面超過人類的那個點。也許在信息量指數級增長的2050年,我們將見證一個徹底被AI顛覆的世界。

凱文·凱利:預言大師眼中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

如果已經猜到了風的方向,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成為在合適的時間點站到上風口的人。

關於如何正確地在撲面而來的海量數據中淘金,凱文·凱利將在7月11日的“2018中國大數據應用大會”上發表全新的演講,其中所涉及的內容都是他從未公開演講過的話題,當中蘊藏著許多他對於大數據應用的精華思考。

中國在過去的20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下個20年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著實讓人興奮。

凱文·凱利說:“人工智能會激發創造更多不可能的事。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還未問世。”而誰又能知道,在此次中國大數據應用大會上,他即將揭示的“新一代大數據平臺”,會不會點亮未來某個天才的靈感呢?

屆時,除了凱文·凱利,大數據應用領域的各方高手還將就數字經濟、智能製造、人工智能,以及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各大熱點話題紛紛登場論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